束数百年战乱,还华夏个富庶昌盛和平康宁。若得如此,退回老路显然是逆潮流行事,显然是与秦国中枢君臣长期达成共识相违背。
既然如此,新路何在?重新架构天下文明宏图何在?立即就凸显出个无法回避也不容回避巨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以无与伦比才具勾勒出华夏新文明框架,将是无可争议万世功业,更是修法立制之廷尉府职能权力所在。当然,这时廷尉府,也已经不仅仅是战国之秦廷尉府,而是统天下新大秦廷尉府,是天下立制轴心所在……每每想到此处,李斯便奋激不能自已。身为法家士子,他比商君幸运,比韩非幸运,更比申不害、慎到等无数法家名士幸运。犹如为将统兵,王翦王贲父子比武安君白起幸运,比司马错幸运,更比蒙骜班老将幸运。王翦王贲父子力下五国,使天下结束战乱,大秦得治天下。而他李斯,则将创制套新华夏文明,如浩浩江河传之不朽。
此等功业,可遇而不可求也,夫复何言!
两年来,李斯近乎疯狂地劳作着,宵衣旰食乃至废寝忘食,全然沉浸在如山般卷宗如海般事务中。李斯极善统筹,且见事极快,于千头万绪中举纲张目正当其长。接手廷尉府,李斯立即整肃原班人马,将廷尉府事务分作两大摊:以廷尉府丞率原班官吏,全力行使日常执法权力;再从已灭五国旧官吏中遴选出四十余名能事法吏,加上顿弱从齐国斡旋来六名法吏,编成个近五十人修法署,专门整理六国律法,对比秦法与六国法令之不同,最终得会商提出在天下推行新法之种种补正。
之后,李斯立即脱身廷尉府事务,与丞相府行人署会商,从山东列国开始搜罗游学士子,尤其着意搜求当年齐国稷下学宫流散诸家博学名士。同时,李斯又与咸阳令会商并报秦王允准,将当年吕不韦建成文信学宫从商旅手中收回,改建成座博士学宫,暂由廷尉府辖制。短短半年之内,山东士子三百余人流入这座博士学宫。李斯亲自主持,逐查勘每人学问流派,举设置七十三名博士,其余皆为学士。每个博士皆以六百石中爵大夫待之,人人座六进庭院大宅,手笔之大远超当年稷下学宫。开始筹划之时,先到名士们人人摇头,都说如此气象之学宫根本不可能立于秦国,这个秦王当年驱散吕不韦文信学宫,他能是大兴文明君主?至于人人六百石,更是痴人说梦。李斯朗声大笑道:“先生等毕竟不知秦王何许人也!秦王若非超迈古今之君,李斯何敢如此铺排哉!”
及至王书颁行,博士学宫立署开张,博士们人人高车骏马日日进出六进大宅,这些饱学之士始而人人惊愕,继而唏嘘感奋,顿时对秦王生发出山东流言之外番认同番赞叹。年余之期,博士宫呈现出片蓬勃奋发气象,人人孜孜伏案,日日论战会商,活生生回到当年稷下学宫勤奋勃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