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艰难。他认识到,要完成统天下大业,必须罗致更多人才,以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力量。为此,他专门先后三次下令,要求部属不拘格地举荐和录用人才。第次是在建安十五年(210)春,令文说: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令文首先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开国帝王和中兴之君没有个不是得到贤才同他起治理天下。而所得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并不是侥幸碰到,而是当政人访求得来。接着点明形势,说明当时正是迫切需要寻求贤才时候,必须不拘格加以选用。曹操从《论语·宪问》中引用孔子所说句话,说如让鲁大夫孟公绰做晋国诸卿赵氏、魏氏家臣,那是力有余裕;但他却没有才能来做滕、薛这样小国大夫。言外之意是,适宜做大国家臣人,却不定适宜做小国大夫。孟公绰大概是个廉静寡欲而缺乏实际才能人,所以做赵、魏家臣则有余,做滕、薛大夫则不行。意在说明德才各有短长,用人不能求全责备,必须因材授任,廉士不定就是万能之才。曹操进步以管仲为例,说明不定非得是廉士才可以使用。管仲年轻时贫困,同鲍叔牙合伙经商,等到分财利时,管仲欺鲍叔牙而多取,因此得个不廉之名;后事齐公子纠,又曾谋害小白(齐桓公)。但齐桓公不嫌管仲有不廉之名,也不计较他曾经谋害过自己,仍任用他为相,终于称霸诸侯。曹操想成就齐桓公那样大业,于是怀着急切心情问道:现在天下难道没有像姜子牙那样身穿粗布衣服、怀有真才实干而在渭水之滨垂钓人吗?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而还没有遇着像魏无知那样举荐人吗?曹操要求左右僚属帮助他发现那些因身处贫贱、地位低下而被埋没人才,只要有才能就可以推举,他都可以加以任用。曹操在这里明确提出“唯才是举”方针,这实际上是他生在用人问题上所贯彻总方针。
建安十九年(214)十二月,曹操又下道求贤令,令文说: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这道令着重提出德行和才能、作为往往不能兼具问题,要求人事主管部门不要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缺点也不能废置不用,这样,有才能人就都会得到发挥才能机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