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人是很难充当这样典型。
曹操这样做,们有理由相信他是真诚,他确实是冰释恩怨,打算切从头开始。当然,这种真诚是同他策略联系在起。他势力还不够强,而他志向却又非常远大,要发展事业,还需要大量人才,不管是开始就投到他这儿来人才,还是从敌方营垒中跑过来人才,他都概欢迎。为招徕人才,特别是从敌方营垒中招徕人才,就必须要有个宽宏大量、既往不咎政策,曹操就是想要实施这样政策,并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有这样政策。有向天下人展示这种政策绝好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曹操不会忘记给他提供这个机会贾诩,因此他对贾诩所表示不仅是欢迎,更多是感激。他给予贾诩封赏,也是很够意思:开始就上表举荐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很快又提升贾诩为冀州牧。因冀州还在袁绍手里,因此留参司空军事。从此,贾诩同荀彧、荀攸、郭嘉等人起,成为曹操身边重要谋士。
张绣内心十分感激曹操对他信任,后来每次作战都异常英勇。官渡之战,他因力战有功,被提升为破羌将军。在南皮参加击破袁谭战斗后,封邑被增加到二千户。曹操对张绣信用也是始终如,给予张绣封赏总是超过其他将领。当时因战乱连年,户口减耗严重,十户人家不过还剩户在,因此诸将封邑没有能够满千户,而张绣封邑达到二千户,大大超过其他将领。曹操这样做,其实质还是要保住这个“样板”,让他继续发挥作用。
建安十二年(207),张绣跟随曹操北征乌桓,死于途中。其子张泉继承封爵,后因参与魏讽谋反,被杀,封邑随之削除。
据说,张绣之死是由曹操次子、后来当皇帝曹丕手造成。曹丕因张绣多次请他聚会,竟发怒说:“你杀哥哥曹昂,怎还好意思见人呢?”
张绣听,内心不安,于是z.sha。这个传说如果属实,至少可说明两个问题。是曹丕器量比起他父亲来差得很远,淯水战败、曹昂被杀时他才十岁,但却未对此事淡忘,直耿耿于怀,终于爆发出来,酿成严重后果。二是张绣虽然得到曹操信用,褒赏异于诸将,但看来他内心还是怀着种负罪感,平时小心翼翼是不难想见(即使是贾诩,后来也因自己不是曹操旧臣,而又谋虑深远,怕被别人猜疑,因此闭门自守,退无私交,子女嫁娶不结高门),而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大概也包含着某种戴罪立功目。不然话,他就不会如此多心,在曹操还健在时就为曹丕句话去寻短见。可见,曹操安抚优待政策远未深入人心,就连张绣这个“样板”内心鸿沟也还未能完全抚平,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