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远可追溯到本雅明时代,近则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法国事件(évènement)理论有隐匿联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福柯就曾提出自己历史研究试图捕捉是“事件”,并指出“事件化”路径理论——政治功能,即打破“显而易见性”,以及维持这种显而易见性背后“联系、遭遇、支持、阻碍、力量和策略等”(Foucault1991,76—78)。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迪欧(2018)《存在与事件》,德勒兹(2017)《感觉逻辑》以及齐泽克(2016)更为通俗作品《事件》等,都把事件理解为某种解放性事件,是原因与结果之间地带,是既定结构内部无法收编冗余之物,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特别是新自由主义)胜利使得们直停驻于种持续性“前事件状态”:能使新事物崛起之真正事件迟迟无法发生,恒常、非实质性变化维持则是种实质性不变。此外,前文所述记忆研究代表人物诺拉,也早在1974年就提出“事件回归”,不过他更强调事件是与场所相联系,过去在具体事件中涌入当下记忆。因此,回忆主体/叙事者、记忆场所与事件是同时建构起来,特定场所与事件是不同记忆路径交汇之处(Nora1974,转引自Sewell2005)。回过头来看,休厄尔理论资源来自人类学家萨林斯,而萨林斯亦受到法国学界“事件转向”极大影响。
概而言之,如果说事件是法国激进左翼理论工具,以期在公共空间中培成真正解放性事件以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壁垒,那事件理论在美国更多只是场学术运动,并可能在实证操作中被庸俗化。事件研究极有可能陷入当下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主观个体崇尚,致力于发掘无穷多元事件,而忽略事件公共性与集体性,尤其是在公共空间普遍私有化当下世界。<注:"公共空间私人化指个体在社交平台等本应作为公共空间场域,大量发布个人信息来博取关注,并取代公共讨论,从而极大改变公私之间界限。">这也许和前述记忆研究面临困境是类似。而历史社会学“第三波”对于能动性充分关注,使其在能动—结构矛盾中决定性地倾向于前者,这既是美国实用主义社科精神复兴,也与新自由主义时代伦理暗合。在这样种社会秩序中,个体生存体验更多是在每个当下发挥能动性将最大价值提取出来,或根据自己身份和需求把过去与未来都组织进种消费经济当中。结构作为过去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层叠积淀,至少在表面上并没有这强约束力,被放逐到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边缘也并不奇怪。而同时发生文化转向,也从关注文化如何作为社会团结基础,转向关注文化如何成为个体或小群体身份基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