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科学式“解释”,仍需从社会学理论出发进行分析,因而并没有在本质上接受历史学“叙事”传统,而他们自认知也在根本上有别于所谓“天然历史学家”。此外,这种历史社会学研究虽然很大程度上放弃马克思主义内在进步主义和历史主义,并接受韦伯主义对于现代性批评和重构,但并没有质疑与现代性社会理论相关基本概念,从而排斥或压抑这些概念之外社会事实和议题。这继承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科学对于现代性信心与信任。在某种程度上,这无非是用种当下主义,替代另种当下主义。
另种历史社会学实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展开。其中,亚当斯、克莱门斯和奥尔洛夫所编纂《重构现代性》是这运动重要宣言之,她们自称这次运动为历史社会学“第三波”。<注:"有关历史社会学不同浪潮(波)划分也有不同说法,比如DennisSmith(1991)就认为只有两波,其中第二波分为三个阶段。">尽管这运动至今仍缺乏相对统理论语言,也没有像“第二波”那样明确议题和方法内核,但有以下几个大致动向:第,将行动者及其能动性移入理论中心位置,讨论其利益、理念与身份是如何具体形成,而并不假设它们是由其结构性位置事先给定;第二,重新引入被“第二波”历史社会学所忽略和压抑多元“庶民”群体和社会领域,比如关注性别、性取向、少数族裔问题等等;第三,从关注结构性权力运行方式转向关注毛细管式权力实施过程,比如研究分类体系制度化、医疗过程中话语建构和技术创造新秩序;第四,从关注政治经济学转向关注宗教、情感、,bao力和其他所谓“非理性”社会因素,易言之,这也是历史社会学“文化转向”。(Adamsetal.2005,63—64)
此外,休厄尔对于“事件”及其背后“事件性时间性”理论化和实证尝试也和“第三波”展开对话,这使得他在历史社会学中影响甚至超过他所在历史学科。所谓“事件”,即“能够深刻改变结构、相对来说罕见类事情”。所谓“事件性时间性”,则强调历史路径依赖于历史情境重要性,承认因果多元与异质性,并将历史或然性放置在社会关系重构核心。休厄尔以法国大g,m中攻占巴士底狱事件为例,说明在具体事件中历史或然性如何耦合,并通过改变文化图式集体行动来变革结构本身(Sewell2005,100—102;225—270)。而厄马考夫历史或然性理论原创性,在于其试图将能动性、历史因素耦合等概念充分操作化——尽管其过于精细实证化倾向与艰涩分析限制其影响(Ermakoff2008;Ermakoff2015)。
这些探索并非美国学界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