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称身体”加以区分,指出男人谈论身体全是“第三人称身体”。比如,“你也是个男人,应该能懂吧”,便是种相互寻求赞同固定格式话语,加藤将之称为“男人话语”。他给自己定下伦理规则,就是禁止使用“男人话语”,探索不用“男人话语”可能性,不过,他诚实态度虽然值得肯定,但其尝试本身并不成功。
男人为成为男人而实践同化与排除行为,不是单独人能完成。社会学学者佐藤裕在《论歧视》〔2005〕书中尖锐地指出,“歧视需要三个人”。他关于歧视定义,可以稍加修改为:歧视就是通过将个人他者化而与共同行动另人同化行为。如果把前面“个人”换为“女人”、后面“另人”换为“男人”,直接就成为对“性歧视”定义。
佐藤举出个极具说服力事例。比如,男人A说,“女人脑子里怎想,真是弄不懂。”这句话,不是男人A对女人B说,而是对男人说。男人A发出这种话语意图,是想寻求男人同意,试图和他起将女人B他者化,从而构成“们男人”集体认同。女人B这时是否在场无关紧要。正如佐藤指出,排除是种共同行为。如果男人回答,“对,完全如此。”对男人A表示赞同(即与男人A同化),那,歧视行为就得以完成。而假如男人表示反对,“不,没那回事儿。”男人A男性集体身份认同企图就在这里失败。那,男人A为掩盖自己困惑恼怒,会转而攻击男人从男人世界偏离,“怎?你还是个男人吗?”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不是女人就是男人。在不允许中间项存在顽固性别二元制之下,偏离男人世界,便等同于“被女性化男人”。
与佐藤样,加藤也从话者与听者共犯关系来探讨“男人话语”形成机制,他所说“男人话语”,就是指这种强迫听者与固定格式同化话语方式。
于是,们得知,担保个男人为男人,不是异性女人,而是同性男人。男人性主体化,需要是认可自己为男人男性集团。正如拉康语道破,“欲望乃他者之欲”,男人是通过模仿其他男人性欲望而成为性主体,所以,成为男人途径,没有任何多样性。下流话成为种固定格式,绝不可能成为第人称“”话语,理由就在这里。男人那拘泥于勃起能力和射精次数,是因为只有那才是男人之间可以比较元化尺度。当们叹息“男人性多贫瘠”时候,们必须追溯到更为根源问题,即,男人性主体化途径本身,就是种排除偏离和多样性固定格式。
[1]堀江贵文(1972―)日本著名青年IT实业家,原活力门公司(LivedoorCo.,Ltd)社长。2006年因涉嫌违反股票交易法被起诉,2011年被判刑两年零六个月,在2000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