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收入水平,但劳动所得在总产出中占比也会相对资本而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国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因此劳动相对于资本
所得份额降低
。此外,在工业部门内部,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有稳定就业和工资
任务,雇工人数更多,工资占比更大,因此90年代中后期
大规模国企改革也降低
经济中劳动收入所占
份额。(8)随着经济
发展,服务业逐渐兴起,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工业,又推动
劳动收入占比
回升。
在这结构转型过程中,地方z.府推动工业化
方式加速
资本份额
上升和劳动份额
下降。第二至第四章介绍
地方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模式,这是
个“重企业、重生产、重规模、重资产”
模式。地方z.府愿意扶持“大项目”,会提供各种补贴,包括廉价土地、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这都会刺激企业加大资本投入,相对压缩人力需求。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而言,
国工业整体上还是劳动密集型
,但相对
国庞大
劳动力规模而言,工业确实存在资本投入过度
扭曲现象。加入WTO之后,
方面,进口资本品关税下降,增加
企业
资本投入;另
方面,工业在东南沿海集聚引发大规模人口迁移,而与户籍和土地有关
政策抬高
房价和用工成本,不利于外来人口安居乐业,“用工荒”现象屡有发生,企业于是更加偏向资本投入。(9)
当然,资本相对劳动价格下降后,企业是否会使用更多资本,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可替代性。如今各种信息技术让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做
事越来越多,对劳动
替代性比较高,所以机器相对劳动
价格下降后,
确挤出
劳动。(10)举个例子,
国是世界上最大
工业机器人使用国,2016年就已占到
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
三成,
个重要原因就是用工成本上升。(11)
从收入角度看,国民经济分配中居民占比下降,z.府和企业占比就必然上升。同理,从支出角度看,居民消费占比下降,z.府和企业支出占比就会上升,这些支出绝大多数用于
投资。也就是说,居民收入转移到
z.府和企业手中,变成
公路和高铁等基础设施、厂房和机器设备等,而老百姓汽车和家电等消费品占比则相对降低。此外,总支出中还有
块是外国人
支出,也就是
国
出口。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下降,不仅对应着投资占比上升,也对应着出口占比上升。因此在很长
段时间里,拉动
国GDP增长
主力是投资和出口,而国内消费则相对不振。
该如何评价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首先要注意上文讲都是相对份额,不是绝对数量。整个经济规模在急速膨胀,老百姓
收入占比虽然相对下降
,但水平在迅速上升。消费和投资水平也都在迅速上涨,只不过速度快慢有别罢
。
从经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