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们没有权利也没有机会再来仔细考察。从零星留下笔记看,只知道有个老人又来过两次,时间都不长,他也没有进步研究条件。
认真考察,是们这代事。
三
去上京龙泉府遗址次数很多。原因是,历史研究重点之,是北方少数民族起落更迭。
首先看到是外城城墙墙基,那是两米多高夯土基座,宽达十来米,像道天然生成大堤坝,绵延到远处。
种文字,因为李白出生胡地,又漫游四方,见多识广。他说,唐玄宗下令把李白找来。
李白是从张酒桌边找到,喝得已经有点程度。来到殿上,见过皇上,便看那信。看就笑,那文字他果然认识。他句句翻译给唐玄宗听,唐玄宗嘱他立即用同种文字写回信,也好顺便炫耀下大唐人才济济,通晓各种文字。
李白听皇上意图,有点得意。趁着酒兴未过,想在殿上摆摆谱。他斜眼看周围站立人物,便对皇上说,写回信可以,但要杨国忠替自己磨墨,高力士替自己脱靴。皇上听,点头同意。于是,权势赫赫杨国忠和高力士就苦笑着上前,围着李白忙开。
问题是,这到底是哪个藩国写来信,使皇帝那重视?
渤海国。
这个基座上面,原本应有方方巨大砖石砌成雄伟高墙。可惜这儿不是吴哥窟所藏身原始森林,而是敞亮开阔东北平原,座废弃城市很难保存住点什,能用人力拿得走切都被人们拿走。代又代,角角落落都被搜寻得干干净净,连清代流放者看到大石也不见,就剩下这道泥土夯成基座,生着草,长着树,静静地待着。
再往里走,看到同样是拿不走城门台基和柱础。昔日都城规模,已影影绰绰地可以想见。
从遗址看,上京龙泉府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重环套组成,外城周长三十余里。全城由条贯通南北宽阔大道分成东西两区,又用十余条主要街道分隔成许多方块区域,果然是长安城格局和气派。
京城北半部,是统治者办公和居住宫城,城墙周长五里。从遗址、遗物看,内城中排列过
清代流放老人们猜对。他们后来还把这次半路发现,写在自己笔记上。曲曲折折多少年,被看到。
其实,渤海国是李白出生前两三年才成立,几乎与李白同龄。建立者,是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按历史记载,唐玄宗登基后不久就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那个政权按唐朝体制运行,通用语言是汉文。难道,李白读到那封信写于他们通用汉文之前?难道,正是这种不便,使他们开始学习汉文?
当然,也许,李白醉书故事只是故事。
但是不管怎说,渤海国不是故事,那个庞大废墟不是故事。
清代流放者看到废墟,是渤海国首府,即“上京龙泉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