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录、文件、告密件中胀发出来:“他们展开随身携带红色头巾,上面用黑色墨水写着‘打倒专制!’”“搞宣传活动要单个行动,要小团伙乘船行动”,“在‘帕撒什’旅店另伙人中间发现群新成员,正在高唱《马赛曲》:‘工人群众起来反抗’。”接下来又是熟悉场景:“参与者齐唱几首g,m歌曲”。瓦灰色要塞走廊里贴心地挂着几个小牌子,写明谁曾经被关押于此:其中些人于1908年依据军事法庭判决被处决,位女囚犯在牢房里自尽,位男囚犯后来在墨西哥被内务人民委员部密探暗杀,另有位男囚犯于1944年死于莫斯科。
那里还挂着些照片,是墙上之前涂鸦画,照片摄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彼时监狱已经不再是监狱。其中张上面特意画个画框,以便伪装成幅真正画作,甚至是扇敞开窗子。位女性身穿件灯笼袖薄衬衣坐在那里,在她面前是插在高高花瓶里束鲜花,个银质奶油罐儿,只带腿茶壶。她并不漂亮,因此给人感觉很真实。普通无奇面孔流露出某种惊讶神情,她将火苗凑近香烟点燃,深深地吸口,与此同时直保持着微笑;头发被挽成发髻,窗外是夏日光与影。
普拉东同志引用普希金那封信是在1907年2月寄往萨沙所在监狱。十年后1917年秋,在大分歧、大瓦解背景之下,要塞档案发生怪事,莫名其妙地消失,只有少部分留存下来。萨拉痕迹很有可能是在那时化成烟雾,这于她自然是求之不得:在留存至今任何张表格里她都从未提及自己g,m过往或者坐牢经历。对于留学法国,她是这样解释:“在俄国,身为犹太女人,没法进入高等学校,只好去国外留学。”但事实上,身为等商人女儿,她完全有权在俄国两个都城中任意个生活和学习,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任何所大学都能上。家族内部关于此事是这样讲述:为这个参与g,m女孩,家里人奔走斡旋,动用切可能关系和人脉。其结果,摆在女孩面前有两种选择:要被流放去图鲁汉斯克,要去国外留学,面调养身体,面躲避风头。于是,接下来明信片就是从蒙彼利埃寄出。
萨拉晚年时,有次跟闺蜜萨拉·斯维尔德洛娃例常散步归来——二人身上都是厚重大衣、皮帽、古老手笼,太姥姥坚定地自称“党外布尔什维克”。但尽管如此,在苏维埃俄国生活四十年间,萨拉·金兹堡将下诺夫哥罗德那个迂腐,热衷朗诵、聚会、饮茶大家庭拖在身后,做到不大不小官,经历大清洗,多次列席会议,却从未提出过入党申请。机会多得是,但她却从来没用过。移居法国之于她,仿佛从河里爬上岸,意味着某种无法取消、不可逆转转折——她g,m已经结束,新阶段开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