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作者还加上典型奉承话:“非皇帝睿哲至诚出于天性,而不怵于卑近之说,又何以臻此哉!”[33]
这篇碑文中提到“卑近”小人批评,无疑包括陈瓘,因为他屡次上疏反对这项工程。陈瓘在奏疏中列出反对修建新庙五条理由。第,原庙左边是尊位,但新庙正好建在西边,不符合经旨;第二,新庙建在原刑部旧址,而刑部是执行死刑地方,因此“杀气”太盛;第三,虽然这个地址现在被官府占据,而非民宅,但这些官府也要迁址,而官府新迁地点仍会占用民宅;第四,神宗直想将供奉祖先宗庙合在起,但新计划却要把它们分开;第五,不应惊扰死者。陈瓘将扩建景灵宫责任归咎于蔡京,但蔡京称,神宗已经提及日后需要扩建,并从权威《实录》上找出段话作为证据。陈瓘确信这个证据是蔡京捏造。[34]
1101年十二月,神宗神主被供奉在景灵西宫,1102年三月,哲宗神主也被供奉在那里。和以前样,神宗和哲宗朝重要大臣也绘于殿堂墙壁上。由于当时徽宗朝中同时任用改革派和保守派,两个派系均有成员被绘于庙宇墙壁之上。1102年四月,徽宗为景灵西宫写篇赞文,九天后,他宰臣也为景灵西宫写颂。[35]但现在这些文章都没有存世。
郊祭
还没等神宗神主供奉起来,徽宗就不得不去南郊祭坛主持自己第次祀天仪式。三年前,亦即1098年,徽宗就在效祀祭天中担任亚献,这件事对于皇帝弟弟或儿子来说稀松平常,因此他对整个祭祀仪式过程已经相当熟悉,例如,陪同皇帝前往祭坛*员行列、他必须数次登上祭坛高度、演奏音乐、表演舞蹈,等等。然而,他依然有很多内容需要学习。
尽管皇帝郊祀仪式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但祭祀仪式究竟应当在何处、何时以及怎样进行,仍有很多争论。《周礼》中说,祀天礼应当于冬至在圜丘进行,祭地则应当于夏至在方丘进行,而《礼记》中只提到郊祭,却没有说祭坛形状。历史上很多朝代是把祀天和祭地分开,分别在夏至和冬至进行,但在宋朝前百年中,祀天与祭地是合祭,每三年在冬至合祭天地于南郊圜丘。[36]这种合祭仪式是否符合经典,神宗还存有疑问,便让大臣们商议合祭形式是否恰当。正反两种观点都有很多支持者。最后神宗还是决定将祭祀天地仪式分开,在1080年冬至祀天时,就没有设置祭地神坛,而1083年则分别进行祀天和祭地仪式。哲宗即位后,这话题再次引起争论。高太后决定将合祭作为种权宜之计。哲宗亲政后,张商英和许多大臣,包括蔡京在内,都劝说哲宗恢复分别祭祀仪式。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尽管礼仪原本应当建立秩序,但在宫廷中,它很容易就成为争论起源,或是表达反对意见工具。[37]
110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