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地给她看全书框架设计时,她话让心中这块石头落地。她说:“很赞同你设想。没有什传奇故事,人生意义正是和敦煌联系在起,和敦煌是不可分。樊锦诗个人经历应该和具体时代联系在起,你想法也是所希望。”
然而,这本书是次跨度极大多学科尝试。写樊锦诗和敦煌,涉及敦煌艺术、敦煌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等多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学科领域,还有历史学、宗教学,以及关于“带路”沿线国家,各种文明和敦煌之间交融互动……对个人而言是个挑战。
完成此书,除跨学科难度之外,还有各章内容不平衡,有充实,有薄弱,有些章节内容只有数千字。怎办?樊老师远在敦煌,在北京,不可能每天和她通电话,也不可能把所有问题全部抛给她,毕竟她重任在身,不能因为这本书占用她全部时间。并且大多数写作中遇到问题是无法通过电话采访解决,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加以丰富和充实。
找来樊老师全部著作、论文以及讲演,希望可以把以往她曾经思考过重要问题融入她个人传记。通过阅读她所有文章,理清她在学术上始终关切核心问题,在敦煌学研究上已经或试图突破问题,在遗产保护方面主要抓住问题,以及她在时代转型时把握重大问题。直到对她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越来越熟悉。书中有地方或许她只是说到几句话,提到曾经发生件小事,但在看来很重要,就进步查找相关资料,尽量恢复她自己也已经淡忘那些往事。在写这些往事时候,就好像听到她本人在耳边叙述。这些文字不像是写出来,而像是她以特有语气、思路和节奏说给听。
比如樊老师回忆苏秉琦先生,她只是简单提到毕业之际苏先生找她去朗润园谈话往事,至于谈什,为什找她谈话,这些记忆都已经非常模糊。如何从历史角度来把握苏秉琦和樊锦诗这次谈话,如何写好苏秉琦先生?需要重新学习苏秉琦先生考古报告和考古思想,并为此翻看苏秉琦先生长子苏恺之撰写《父亲苏秉琦:个考古学家和他时代》。觉得只有在自己意识中复活个活生生苏秉琦,才能真正理解并懂得苏先生为什要找樊锦诗做次谈话。仅仅这章,就需要对苏秉琦先生考古学研究成果、他对中国考古学贡献、他考古学理念、他何以成为考古大家等诸多方面进行必要研究。没想到,樊老师看到这章时非常感动,她说:“谢谢你!以前觉得苏先生很不起,现在更加觉得苏先生不起,生能有这样老师真是幸运!”
为更好地解1958年樊老师入学时候北大,帮助她回忆起当时真实情况,们还特意去北京大学档案馆借出樊锦诗在校期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