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
第285窟位于九层楼以北,开凿于西魏时期。主室平面方形,中央设低矮方台,窟顶覆斗形,西壁(正壁)开大二小圆券龛。窟顶下绕窟周为连续式三十五身禅僧画像。南北两侧壁对称地开凿小禅窟各四个。主室保存完好,禅室经中唐、宋、西夏、元等朝重修,甬道和前室壁画为五代重绘。
主室西壁主龛内塑善跏趺坐主佛像,身躯扁平,褒衣博带,头残,佛像两侧各塑胁侍菩萨像身,上半身已残。两侧小圆券龛内塑结跏趺坐禅僧像各身,穿田相格袈裟,两手相叠,低头沉思,作禅修状。
四壁壁画上下分段布局。西壁(正壁)龛外画诸天外道形象,主要有日天、月天、诸星辰、供养菩萨、摩醯首罗天、毗瑟纽天、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四天王天、婆薮仙、神将等。西壁主要是以佛教和印度教诸天神灵组成世界,神灵名称、形象、衣冠服饰、姿态动作、表现技法,都有明显中亚、西域特色。
东壁和南北壁基本上是佛教题材壁画。东壁门上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南北壁为大型说法图,华盖下有榜题,可知此为无量寿佛。佛右侧是“无尽意菩萨”“观音菩萨”,左侧是“文殊师利菩萨”“大势至菩萨”,上部是诸佛弟子,下部是供养人。南壁是佛教故事最集中部分。上段垂帐下画有十二身伎乐飞天,中原式“秀骨清像”造型,在流云和天花中,面朝主尊方向飞行,或奏乐或散花供养,姿态优美,富有韵律;中段画横幅长卷《五百强盗成佛》连环故事画,画中有战争、受审、施刑、剃度等场面,为们提供古代兵器、刑法、建筑、服饰等形象资料。南壁下部四个小禅室龛楣之间,画有沙弥守戒z.sha因缘故事。
北壁上段画七佛和弥勒菩萨说法图共八铺,每铺下方都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形象虽小,表情动作各有特点,有穿汉族服装,有穿少数民族服装。从所署姓名看,这些供养人有鲜卑人,还有粟特人。从发愿文可知,这些说法图是在年时间内先后画成,整窟造像也在大统四、五年时期完成。北壁下方与南壁相对四个禅窟,圆拱门上龛楣内饰以双鹦鹉、双凤、双鸽、双孔雀;龛楣外沿饰以火焰;龛楣之间,穿插着山峦树木,千佛和菩萨,下层为药叉。东、南、北三壁,各有侧重地展现佛教相关内容,共同呈现第285窟主题。[3]
窟顶是道家神像与佛教天人图像相融合区域。倒斗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四披壁画象征天地宇宙,上端周有华美垂帐悬铃装饰,类似古代帝王出行华盖。上部在粉白底色上画传统神话诸神(伏羲、女娲、雷神、礔电、飞廉、朱雀、三皇、乌获、开明、羽人等),以及佛教飞天。众神仙和飞天或腾跃翱翔,或昂首奔驰于飘浮着天花和流云天空中,以示“天”。“天空”天花飞旋、流云飘动,增加满壁风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