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们自己劳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在寻求降低交易成本制造商压力下,19世纪60年代之前将棉花从种植园送到工厂无数中间人开始整合,最终被少数几个纵向体化棉花交易商取代。现在,新角色迈上棉花帝国舞台,这些人将种植者与制造商直接联系起来。旧式进口商和经纪人都衰落。些人,诸如布朗家族,在内战前就已经未雨绸缪,退出棉花行业。其他人,诸如拉斯伯恩家族,在战后遭受巨大损失,然后退出贸易。较低交易成本意味着投资棉花贸易得到利润较低,从而让那些能够获得大批量商品人优势很大。19世纪全球棉花贸易权威之托马斯·埃利森估计,1870年至1886年间,交易成本占棉花交易价值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13
商人作用也发生变化,因为由于国家推动农村转型,现在连接原棉种植者和棉产品生产者变得更加简单。正如们所看到那样,国家利用合同法、新土地财产权、铁路和帝国对领土控制,将自己力量投射到世界农村,使制造商能够无须中介而更直接地进入世界农村,接触到被日益边缘化棉花种植者。
随着全球棉花贸易越来越多地由少数棉花交易所主导,棉花帝国内部旧式进口商、经纪商、承购商重要性进步下降。这些交易所交易不再依赖宗教、亲属或同乡情谊所建立信任网络。相反,交易所是个非个人化市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交易任何数量和质量棉花,现货或期货交割都可以,还可以对尚未发货,甚至可能尚未种植棉花未来价格进行投机买卖。这种棉花交易所迅速遍布全球:1869年,纽约棉花交易所开业,1871年新奥尔良棉花交易所开业,勒阿弗尔、不来梅、大阪、上海、圣保罗、孟买和亚历山大港棉花交易所也相继开业。这些交易所专门从事棉花期货合约交易。们已经看到,这种“即将抵达”交易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已经零星出现,但现在“期货”开始成为全球棉花贸易主导模式,因为信息在全球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由于1866年第条跨大西洋电报电缆铺设。14
这些新兴商品市场是成熟体制。对于霍尔特家族(Holts)和德林克沃特家族(Drinkwaters)这样早在19世纪10年代就曾在利物浦港附近忙着检查从美洲运来袋袋棉花人还有他们诸多同行来说,这种新兴棉花市场是难以想象。现在,贸易高度抽象化和标准化,不再涉及具体实际棉花,各种各样棉花自然品种通过约定准则和合同被分门别类,与抽象资本相对应,使其通用化。
最重要是棉花本身标准化。棉花本身有着许多自然品种,期货交易难以处理它,因此棉花被虚拟成只有个品种——“中级陆地棉”,合同也被标准化为明确指定这品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