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个礼拜找梯子和尺去量,发现这篮筐比正常高度矮英寸又八分之。这是个不错关于写作比喻,个老师可以告诉你门手艺可以练到这个程度,甚至展示给你看,但你内功不到只学招式是会被人打死。《第四稿》这本书重点自然不是吓唬你,告诉你写作多难,比较显眼还是麦克菲对结构执念,他会手绘很多华丽示意图,展现篇长报道内在逻辑,但他还是要提醒你,这些结构都是长久浸泡材料之后自然生长出来(原话是“读那些笔记读到它们从耳朵里流出来”),其实就是老师摊手,告诉你有这些可能性,但你自己书和文章长成什样,还是自身造化。
另个关于写作教学比喻是编辑。《第四稿》肯定是读麦克菲最开心次,他很多作品都太专业(写环保、写运煤、写核反应、写阿拉斯加、写到菜市场当过秤员,还有整本书写橘子),往往让你佩服到麻木;他写北美地质学四本书也试过,实在太考验读者,显然在坚毅、好奇心和词汇量上都还不具备享受这些书资格,但如果他能让阿拉斯加冰雪中头熊成为美国文学经典,想想看他写《纽约客》主编威廉·肖恩(WilliamShawn)能如何栩栩如生。这本书里那些关于写作周边特别珍贵,比如肖恩跟他改稿子,个逗号个逗号地磨,后来麦克菲实在忍不住,说:“肖恩先生,这大个帝国要靠你维持,周末还有杂志要下印刷厂,你怎会有空只给个作者这细地改稿子?”肖恩先生说:“篇稿子该花多少时间就花多少时间。”Ittakesaslongasittakes.
麦克菲说自己当写作老师其实就是当编辑,作者都是独无二,你只是帮他们更有效率地表达自。麦克菲出名爱查字典,最喜欢书是第二版《韦氏大词典》;学生回忆,在他办公室讨论稿子,记忆最深刻就是说着说着他就让你跟着他移步到摆字典地方,查通再回来。这也是为什这本书叫“第四稿”,是因为只有到字词阶段,他才觉得是愉快,经验才发挥作用。他说甚至到第二稿快改完时候,虽然安心些,但也不过是确定“能活到下个月月中”。所以说编辑和老师不能创造作家,切都要看你自己能否挺到第二稿结束,在那之前别人很难帮到你。
当然所有写作人都愿意相信有那两条文学信仰在某个时间点重建们灵魂,然后它们被贴在书桌上方照耀们好几十年写作。比如麦凯恩那本书里面,每封“给青年作家信”开头,他都放上句自己喜欢名人名言。但问题就在于,这些美学准则或是文学理念都是些很柔软东西,每次要用时候就不负责任地千姿百态起来。任何伟大光明正确指导意见,们都有办法照着它练到走火入魔。比如,人生是由痴迷亨利·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