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什,倒不如说是表达种归属感,觉得“相同”是种温暖状态。
这就像冲浪,你拿块冲浪板,到水中,你等浪到来,跳上那块板,唯要做就是努力不掉下去。
最近读书不足借口很硬气,千载难逢地飞两次远门,本来京都可能是地球上最向往地点,但是,没有体验过整整周每天花四五个小时带着周岁小孩等妻子购物人,不要跟谈论家庭和旅行。就在那样万念俱灰状态里,埃特加·凯雷特(EtgarKeret)三本灵动到不讲道理小书让这样时光好捱不少。SevenGoodYears(《美好七年》),Suddenly,AKnockontheDoor(《突然,响起阵敲门声》),ABusDriverWhoWantstobeGod(《个想当上帝巴士司机》)。这个以色列男人定懂心情。
还听他在《纽约客》podcast里读个巴塞尔姆迷你短篇Chabli(《夏布利酒》),写也是方寸大乱父亲。凯雷特说长短篇写起来和长篇差不多,要设计,短短篇就完全不样。他说感觉只要找到对语气,那个语气就能给你造出个宇宙来。然后就做如上冲浪比喻。主持人问他像这样篇幅怎知道结尾在哪里,凯雷特说:“冲浪时候别人问你,‘你想什时候掉下来?’怎回答呢?你想说,‘个月吧。……告诉妈妈回家晚点。’”
但是为什,请告诉,比赛之前到底为什要放国歌?达拉斯牛仔和芝加哥熊不是两个具有盈利性质私营企业吗?这不是他们合同工正在上班吗?那你怎不每支广告之前,每次董事会开会之前放国歌?每次到银行存款取款怎不放国歌?
注意到这本BillyLynn’sLongHalftimeWalk(《比利·林恩漫长中场之路》[简体中译本名为《漫长中场休息》—编者注])是BBC评过新世纪最好十二本小说。在伊拉克立功个小分队回国在橄榄球赛中场接受欢呼。李安拍电影预告片出来,个镜头是唱国歌时男主比利满眼热泪,心想不对啊,看书唯留下就是ATM机上放国歌意象,怎就哭呢?书里查果然写着“想哭”,但至少不是因为爱国。打仗书看得少,写伊拉克只看过TheYellowBirds(《黄鸟》)和Redeployment(《重新派遣》),都没有BillyLynn有意思,可能是苏大学士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描绘战争,写枪林弹雨尸横遍野恐怕写不过看球听歌。
文字上,这本书倒是非常美式。Scaz,俄国人发明词,指整个故事是叙述者用俚俗味道浓重私人化语言讲述。马克·吐温,塞林格。但总觉得,美国文学精髓不是《麦田》,而是惠特曼—爱聊,不雅,个人和集体关系混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