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滑稽场景中忽而插入富于讽刺意味、可悲可叹情节。能够实现这样融合、造就这样景观,这是罕见、难能可贵天赋才华。”
以上摘自《菲利普·迪克:电子羊牧人》①,现在仍持同样观点。
很高兴看到菲利普现在终于得到他应得关注,这些关注既来自评论界,也来自普通读者。最遗憾莫过于关注来得太晚。认识他时,他经常捉襟见肘,明明已经过年轻作家清贫度日年龄,仍要努力维持生计。令感到欣慰是,他在人生最后年中,终于有经济保障,甚至多少可以算是富裕。最后次见到他时,他看起来很高兴,心情轻松。那时候《银翼杀手》正在拍摄电影。们共进晚餐,整整个晚上聊天、开玩笑、回忆往事。
对他后期作品所表现出神秘主义,大家众说纷纭。这方面没有什第手资料,不确定他究竟相信什。部分原因在于他信仰似乎在不断变化;部分原因在于,你很难判断他什时候是开玩笑,什时候是认真。对他信仰主要印象来自系列谈话。觉得,他对待宗教态度,跟其他人对待象棋游戏态度有些相似。只要涉及宗教和哲学观点,他都喜欢问出那个科幻作家经典问题——“如果……会怎样?”很明显,这构成他作品个方面。经常想,不知再过十年,他这些想法又会有什变化。唉,这个问题答案们现在永远猜不到。
记得,他就像詹姆斯·布利什②样,对于邪恶这个问题十分着迷。生活中偶尔出现甜蜜刻常常与邪恶并行不悖,对此他也同样着迷。下面内容摘自收到他最后封来信(1981年4月10日)。敢肯定,他是不会介意这种引用。
“十五分钟内,有两样东西交到手上让看:个是《柳林风声》③,以前从未读过……刚翻看没会儿,有人给看最新《时代》杂志上张跨页照片,刺杀总统未遂事件。上面是受伤人、拿着乌兹冲锋枪特工、扑向刺客人。大脑努力想把《柳林风声》和那些照片联系起来。但做不到。永远不可能。把格雷厄姆小说带回家读,与此同时,他们拼命想让‘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飞起来,你也知道,最后却没能成功④。今天早晨当醒来时,完全无法思考;甚至连怪异想法都没有,比如起床后找人干架——完全没有,只有片空白。就好像自己大脑中那些计算机拒绝彼此沟通交流。很难相信,暗杀未遂场景和《柳林风声》都属于同个宇宙。其中肯定有个不是真实。蟾蜍先生划着小船顺流而下,拿着乌兹冲锋枪人类……想让这样宇宙变得合乎情理,完全是徒劳无益。但想,们只能凑合着走下去。”
收到这封信当时就觉得,这种压力,这种道德方面困惑,就像他很多作品中所体现出感受浓缩版。对他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