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后,关中几乎就成个自耕农世界,土地极为分散,地主非常少,大部分土地掌握在自耕农手中,不论是王朝初期,还是王朝后期,基本都是这样。
秦晖先生总结说,其实过去中国,自耕农直占很大比重,而且历史上中国土地分配相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其实直是比较公平。大部分国家比古代中国土地更集中。[10]
这观点在近年来基本已经成为学术界共识。比如代表官方研究水平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集体研究个大项目,多卷本《中国近代通史》,对清代就是这样看。这套书中讲到,在整个清代存在“土地兼并”与“土地分散”两个同时发生过程,方面当然有人因为致富多买土地,由农民上升为地主。但同时,富人也不断分家,由大地主变成小地主再到自耕农,也就是所谓“富不过三代”。所以清代初期、中期和后期,土地集中程度是差不多,“地主阶级手中土地越来越多”趋势并不存在。
此外,们不看土地集中现象,仅看农民起义现象本身,就会发现“地主和失地农民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逻辑其实也不能成立。比如明代后期,北方基本上是以自耕民为主,南方则是佃户居多,南方大地主基本把土地租给佃户去种。那按理在明末,应该是南方阶级矛盾更激烈,农民起义更多,然而事实是明末农民起义基本集中在北方,南方极少。
因此们在历史记载中也找不到佃户以起义方式反抗地主证据,随处可见倒是农民起义反抗z.府材料。中国历史上描写农民起义最著名文学作品是《水浒传》,然而这本书里没有反映任何地主和佃户矛盾,相反,用秦晖先生话来说,《水浒传》讲就是帮庄主(也就是地主)带领庄客(也就是佃户)来造官家(也就是z.府)反故事。《水浒传》中大地主柴进第个大举动,是劫取“官家”生辰纲。而生辰纲这个东西,代表是国家对民众横征,bao敛,而不是地主对佃户压迫。
二
所以,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农民起义,反映出是农民与z.府矛盾,而不是农民与地主矛盾。历代农民起义,都是农民起来造官僚体系反,造国家机器反,而不是造地主阶级反。《中国近代通史》也认为,真正导致清朝衰亡,不是所谓土地兼并,“真正侵蚀王朝肌体、造成王朝衰败,其实正是凌驾于社会之上、充当社会调节力量中央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府”。
所以中国史书中并没有“主逼佃反”这个词,而只有“官逼民反”。陈胜、吴广为什起义呢?是反抗秦代z.府强迫他们服劳役,而不是反抗地主欺负他们。李自成时代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这个不纳粮“粮”,并不是给地主交租子,而是指给z.府交税赋,即所谓“皇粮国税”。如果说中国起义农民都是佃农,是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