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回购费用,叫作“捐俸”,名义上是谭知县感念民众贫苦,毅然捐出自己俸禄。其实个知县年俸禄才九十石米,根本不够。谭昌言只是做出个表率,真正出大头,是婺源当地大族乡宦们。
这是明代个很流行做法,逢灾年,常有知县、知府带头捐俸,赈济灾民,当地士绅“感于”义举——或者叫迫于压力——也会纷纷捐银输粮。
在婺源县看来,你们有钱人既然想保龙脉,付出点代价也是应该。
谭昌言是个谨慎人,他觉得需要给灰户那边也提前通个气,留点缓冲期。于是谭知县委托程世法二次进山勘探,给那些灰户开个吹风会,说官府准备购买你们手里地契。
程世法很快回报,灰户们反应很积极,无不“欢呼祝颂,乐为还结,慕义愿输”。
船槽岭,婺源境内灾害频频,有兵燹、飞蝗、久旱、洪涝,甚至还赶上两次山体滑坡。可见船槽岭龙脉不只关乎县学文气,还与整个婺源气数密切相关。
其实在船槽岭烧灰之前,婺源碰到灾难样不少。但程世法有意把嘉靖四十三年之后所有坏事,都说成龙脉被毁结果,项项排比开列,听上去确实挺耸人听闻。
这说,龙脉安危不只影响科场成败,还攸关整个婺源县福祸,那些对科举不大感兴趣百姓,必然也会为此紧张起来。有这个理由,就足可以争取到足够舆论支持,让官府直接宣布保龙禁灰。
不过知县谭昌言没有立刻从谏如流。他和程世法身份不同,看待问题方式自然也不样。身为本县主官,谭昌言考虑更多是婺源局面稳定。
禁绝灰户们烧灰简单,但他们旦生计断绝,就会聚众闹事,甚至沦为流贼。万酿成嘉靖四十三年那种,bao乱,从老百姓到*员都要倒霉。个负责任官府在推行政策时,定会准备好相应疏导方案,简单粗,bao地禁之,却不去想后续应对措施,那叫顾头不顾腚。
摸清楚各方面反应,谭昌言心里有底。万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婺源县正式发布份保龙公告。
在这份公告里,官府划定个范围:从船槽岭顶东连大岩外至通天窍、水星
因此婺源官方在下达禁令之前,还得给灰户们留出条活路来。
这条活路,谭昌言早已经想好——官赎。
船槽岭带有很多私地,张家占这个山头,李家占那个山头。那些山民持有地契,都是合法私产。根据程世法调研,灰户们之所以如此大胆肆意,正是因为灰窑都设在私人山地内,自家地盘,想挖啥谁也管不着。
而官赎做法是:由婺源县衙出面,以官方身份赎买山民们地契,把船槽岭附近散碎私地变成整块官地,这样官府实行禁灰政策,便名正言顺。而灰户们卖地换得银钱,去买田也罢,去跑商帮也罢,有活路,自然也就不闹。
至于买山经费来源,也不是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