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脑洞都开到天上去,脚底下厚实大地,自然也不会被忽略。
这样便出现“穴地攻城”法。
据说在三百多年前,郑国郑子展、子产帅车七百乘伐陈,就在晚上挖掘地道进入陈城,遂陷之。从此开
十五日整天,尽管试探几次城门,但叛军却迟迟没有以云梯蚁附攻城,大概是意识到成功率不高,北军凭墙而守,占有极大便宜。进攻者往往付出很大牺牲,却不能达到目。
所以为破开城池,攻击者必须发挥自己全部聪明才智!
公输雠站在高出城墙丈余望楼上观察段时间后,下来告诉王离:“王将军,这切都是黑夫为诱骗军全力以赴,防御城门而做出假象。”
“此战真正较量,在地下!”
王离十分警惕:“穴师听到动静?”
武关攻防战,在六月十五日这天清晨,正式开始。
最先发起攻击是城外两百余步十余架“飞石”,这种据说是范蠡所制攻城器械高丈余,数人操作,可以将人头大石块抛射而出,尽管命中率极其感人,但只要数量够多,也足以砸得城头守军不敢抬头。
更何况在墨者稍加改造后,叛军飞石射程比官军要远不少,城池后数十架北军飞石,无法对它们造成威胁。
但它们已足够阻止敌人大规模集结兵力贴近城墙——飞石砸不坏厚实夯土墙,却足以砸得全副武装士卒头破血流。
好在飞石命中率实在是太低,双方你来往,但大多数飞石都遗憾地错过目标,亡者寥寥无几,只有真正倒霉蛋才会被石头轰掉脑袋。
“这倒尚无。”
公输雠禀报:“但小人于望楼上所见,敌于数百步外以帐幕遮蔽,长百余步,其后人影攒动,莫名多出集聚土石,堆成土山,又有浑浊泥水时常流出,依看,这是敌在挖掘地穴迹象……”
他笃定地说道:“彼辈想要穴地攻城!”
……
战争迫使人们动脑筋,为克服城池障碍,早在春秋时,火攻水攻都依次上阵,墨子和鲁班这对冤家甚至设想过,从空中作木鸢办法。
另种攻城器准头就足很多,那是庞大弩机,由墨者所制,原本黑夫是想叫它“大黄弩”,但军中士卒常爱称为“大黑弩”,寓意是“墨者所制,黑君所用”,遂为常名
这种弩体型庞大,需要两个人操作,直接以矛为矢,百五十步外几乎能直接射中城门,并伴随着巨大震颤,矛尖好似要透木而入……
很显然,城门是敌人瞄准主要攻击目标,从早上到中午,他们发动轮又轮攻势,在箭雨和冲车掩护下,敢死之士接近城门。
王离在城后,亦能听见木头受撞轰鸣,无疑是攻车下所藏攻城锤投入战斗,木门虽厚重,然亦吱嘎作响,好似垂死巨人呻吟。
好在他已令人彻底用石条和砖石堵死城门,严丝合缝,就算将木门彻底毁,也无法通过,避免这武关最脆弱区域为贼所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