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冤家不聚首啊,昔日鲁攻墨守,今日墨攻鲁受。”
黑夫也为墨者与公输攻受体位置换感到滑稽。
“既然彼辈有如此守法,你为所制各类器械,是否还能取得奇效?“
阿忠在南越时还秉承墨者“非攻”准则,不愿做杀人之器,但在得知咸阳墨家全灭后,又被黑夫以“早日结束内战,天下便能少流血”劝说,才替黑夫做射程倍增大黄之弩,在襄阳、穰县两战立过功。
但他素来谦逊,和喜欢吹牛公输雠不同,阿忠老实回答:
王离点点头,乐观地说道:“此战若能败黑贼,使其退走南阳,定能俘获二头来!”
……
武关之外北伐军大营,亦有场指挥官与匠师对话。
“汝观武关守御,如何?”
黑夫忙宿,连朝食都没顾得上吃,这会才匆匆扒几口素粥,他边擦去嘴边沾着粥,面询问墨者阿忠。
五六月本就多雨,即便刑徒们从关中来武关运粮,有驰道之便,但再好路,也是土质路面,夯土木杵更比不上后世压路机。
所以,不管同轨后六尺车过去轧出多深车辙,雨水浇,十几万人来回踩,全没影子,牛马拉笨重大车常陷在泥泞里,有时候竟堵好几里路,需要推攮才能出陷,耗时耗力。
反观南军,在雨天后路况更糟武关东道,却能依靠十万役夫木牛流马,粮食不绝于道,这件事,对北军士气打击还挺大。
听斥候描述那神奇器械之便利后,王离有些眼馋,遂问公输雠是否能制。
“当然能!”
“墨者之中,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善机巧,能作明轮、独轮车,却不太擅长制攻城之器。大黄之弩,巨木飞石,虽然改易射程、力
阿忠面色严肃:“城头有渠答、籍车、行栈、行楼、飞冲、弩庐等,观其形制,尽是子墨子城守之法。”
黑夫皱眉:“难道对方也有墨者帮忙?墨家出叛徒?”
“不可能是墨者。”
阿忠对自家组织兄弟十分信赖:“自从扶苏出奔后,还留在咸阳墨者,几乎被赶尽杀绝,他们宁可死,也不会背弃子墨子,城头助王离守御之人,可能是公输氏!”
阿忠遂将墨家和公输氏百年恩怨,以及秦统天下后,也征辟公输氏入关中居住,并纳入少府管辖事说遍。
公输与墨者卯两百年,对方行,他必须说自己也行。
公输雠吹牛不打草稿:“昔时,墨翟曾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日而败。而吾祖公输班,亦制木鸢以窥宋城,月便成,三日不坏。墨家与公输氏技艺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将军只需要让人俘获匹木牛木马,将其拆卸后,定能明白其中奥妙,重制后,休说日行数十里,百里亦不在话下!”
这下王离可犯难,南军挟大胜之威,士气正旺,北军眼下连关都不敢出,只能在关内遥遥侯望,又哪来本事去袭击在十万南军保护下,从容运粮民夫呢?
“此事不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