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您怎老是看,不动手啊?”韩子奇替师傅着急。
“万事开头儿难,这事儿急不得,”梁亦清说,“画匠作画儿,要做到‘胸有成竹’才动笔;们呢,面对着块玉,眼里看到就已经是完成活儿,才能动手。好比这块玉是个
“师傅,这活儿……”韩子奇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师傅想法儿,他看得出来,师傅接这活儿态度虽然十分谨慎,却是有把握,他跟着师傅完成这条“宝船”,定会学到许许多多本领。
“这是件要命活儿!得把看家能耐都使上!”梁亦清皱着眉头说。
“那当然,奇珍斋老字号,就靠……”
“不,应这活儿,不是为保住奇珍斋招牌,逞能;二不是贪图他给这个价钱。让横下这条心,就是因为三保太监郑和是个穆斯林,是咱们回回!”
“啊?他是个……回回?”年轻韩子奇对此茫然无知。
“咱回回里头也出过流芳百世人哪,明朝‘海青天’海瑞,还有这位郑和,都是跟咱们条血脉回回!人,不能忘祖先啊,冲他们,也得豁上这条老命,做出宝船,让外国人也瞧瞧,中国穆斯林对得起祖宗!”
梁亦清话语里,洋溢着回回民族自豪感。他虽然弄不清梁家本身家谱世系,但对于青史留名回回却是听说过。那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祖居云南回回之乡,祖父和父亲都曾前往伊斯兰圣地麦加朝觐过克尔白,被尊称为“马哈吉”,“哈吉”是穆斯林当中只有朝过圣地人才配享有殊荣。元朝末年,明军攻打云南,十二岁马三保已经家破人亡,成为颠沛流离难童,不幸被明军俘虏,并惨遭阉割,做燕王朱棣小太监。明朝规定太监不准读书识字,马三保虽进皇宫,也只能做目不识丁奴仆。后来因为有功,才渐渐摆脱卑贱地位。但是皇室忌讳他这个姓,“马不能登金殿”,就赐姓郑,改名郑和。燕王朱棣做永乐皇帝之后,命郑和率领水手和官、兵二万七干八百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携带丝绸、金银、铜铁、瓷、玉,远西洋,前后共有七次,归来已是六十四岁老人!郑和生,他所受苦难,他所成就业绩,都不是常人能比。可以说,他把自己切,都奉献给大明。难道,他把童年时遭受欺凌、入宫后承受屈辱,都忘吗?不,他没忘,不然,他就没有后来那大勇气,在茫茫沧海险风恶浪里九死生,驾着宝船到达圣地麦加,成为家之中第三位“马哈吉”,成为名扬天下中国穆斯林!在九九八十难里,他心里想着真主,记着自己是个回回……
“唉!回回,回回……”梁亦清感叹着,久久地审视着那幅《郑和航海图》。
第二天,蒲绶昌派人送来块长尺五寸、宽五寸、高尺上等羊脂白玉,这便是未来宝船胚胎。
梁亦清对照那幅画,反复审视这块玉,直看三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