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很有力量,是自己心中感情真切流露,也为天下斯文之辈说出久蓄于胸义愤。接下去,曾国藩再将洪杨烧学宫、毁孔子木主,污关帝岳王之像,坏佛寺道院城隍社坛等话写段,他要以此激起全社会对太平军仇恨。最后,曾国藩宣布自己“奉天子命,统帅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并号召各方人士支持他。对这些人,或以宾师相待,或将奏请优叙,或授官爵,而反戈者将免死。如果谁“甘心从逆,抗拒天诛”,那“大兵压,玉石俱焚”。
全文写完后,曾国藩通篇再读遍,读着读着竟大感失望。这篇写成文字,与他盘腿坐在床上所想那篇檄文,相差太远。无论从气魄上,还是从行文上,都比骆宾王《讨武氏檄》大为逊色。“超过”云云,从何谈起!既缺乏“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气势,又没有“言犹在耳,忠岂忘心,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悲愤,更没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那样震烁千古结尾警句。曾国藩翻来覆去地修改几遍,直到鸡叫,仍不能满意。他无可奈何地叹道:“看来这檄文,已让骆宾王登峰造极,后人竟无可超过。”说罢又摇摇头,不服气地想:世上哪有不能超过事!昌黎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莫非气势不如骆宾王?骆宾王不过文人,自己堂堂三军统帅,反不如他!曾国藩百思不解,直到远远近近鸡齐叫起来,天已蒙蒙发亮,他才疲倦地放下笔,动手前那股激奋情绪已消失大半。
檄文写好后,曾国藩命大量誊抄,四处张贴,务使闹市僻壤,人人皆知。办好这件事后,曾国藩又开始考虑另件大事。
水陆两支人马,加上夫役在内近二万人,旦开出衡州,全力以赴事,必将是行军打仗。曾国藩想,自己主要精力也将要摆在克敌制胜方面,因而必须建立个类似朝中内阁那样机构,处理诸如发放文书、调配粮草银钱、采买军需给养等日常事务。这个机构以供应粮草为主,曾国藩给他取名为粮台。粮台下设八个所。文案所负责处理上下左右往来文书;内银钱所负责调配安排湘勇内部水陆各营银钱;外银钱所负责收发朝廷及各省各地拨、援、捐等银钱;军械所负责采买随军所用各种器械,如军服、帐篷、马匹等;火器所专门负责采买以大炮为主各种火器;侦探所负责情报侦探、军报传递;发审所负责处理勇丁内部及勇丁与百姓之间发生各种冲突案件;采编所专门采集编辑湘勇官兵忠义孝悌材料上奏朝廷,以便奖掖忠良,激励士气;粮台委托黄冕、郭昆焘为总管;同时,还在衡州设捐局,接纳各地绅商捐助,此事便委托给内兄欧阳秉铨。
不久,衡州、湘潭两处船厂禀报,已建成快蟹四十号,长龙五十号,舢板百五十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