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等这些牧民学会汉话,做熟汉人工农业,不也就是朝廷子民?到时候派他们做个说客,替朝廷招抚那些与达虏可汗不同心部族,足可省却许多厮杀。
到时候朝廷日盛,虏寇自败……他这两个孩子也可早些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塞上曲戴叔伦
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婿,但跟周王比较,他还是觉得略差几分。就连他家和商家见在朝中子弟,他看着也没有个比得上周王舅兄,与他舅兄龙阳之交宋三元。
怎这样人物就都断袖,不能给他家做女婿呢?
虽说是不能与他家做亲,这样人物也不该在边关埋没太久,只盼战事早定,陛下能将人召回来吧。
午朝前三位阁老便将奏章送上,特特地将周王那本摆在最上,其上贴抄记要点。天子按部就班地打开奏章,便看到三位阁老抄记要点,也看到他们批注。
本请安折子,附几张报纸,倒叫阁老们看出来收虏部之心用处。天子看着周王请安折子和报纸,又看着阁老们对他两个儿子赞语,满心做君父自豪,提起笔饱蘸朱砂,淋漓酣畅地写道手谕。
将这报纸给暂居京中虏酋,叫他们看看大郑如何以德化为先,善待归顺部族。若得这归顺虏酋帮着他们说服更多部民来降,避免草原上生灵涂炭,也是两全之事。
题罢手谕,又批周王折子,字里行间温情脉脉,都是做父亲对儿子思念之情。
批复折子原路发回汉中,谕旨则下到中枢,经侍读学士润色,连同那几张报纸道发至礼部,由宾客司郎中带给内附蒙部王公,让他们知道大郑如何善待他们部民。
这些人在京也有些时日。
原本朝廷留下他们是有作人质之意,以防其带着部民反乱,从背后掩杀北征军。但如今他部中子民得二王拂照,过上安乐日子。这些王公贵族哪怕再有反叛之心,也带不走他们马匹、牛羊,只怕也带不走原先部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