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祖祖辈辈种田维生,自己也是这十里八村种稻好手,从来都都没栽过这密稻秧。这要不是知府大人亲自下令,本县书办钉牌子,差役盯着栽种,他都不敢这密密栽种,怕种得多禾苗不好好生长。
杨侍郎以下,连同几名过来拜见官老爷,还没来得及离去庄户们都求知若渴地看着宋时,看得他仿佛重回前世,领着群游客参观讲解某地名胜古迹。
不过现在不要讲历史,要讲生物。
他清清喉咙,指着田里禾苗讲起光合作用、合理密植等问题。
虽然不能深入讲解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叶绿体、氧气、二氧化碳这些概念,但还是可以直观讲讲眼前就能观察得到,阳光长短与温度高低对水稻生长影响。
种田经验手册?不就是农经?
要他们给农给写个序文还不容易。他要真能亩地种出五百斤水稻,莫说写序,就是给他立传竖碑建生祠都可以!
杨大人痛快地答应。
褚、马两位长史虽然没有杨大人地位名气,却也是正经考中甲科,随周王殿下出京时得赐翰林身份,写个序也不在话下。甚至对他们三甲同进士来说,能为三元及第宋时写序,还算是提他们名声,自然也都肯干。
不过他们这些进士哪个不是有家底,少说也是耕读传家,能供得起他们清清净净念书。是以三人对种田理解多半只限于“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片”……
合理密植,这个“合理”度,由水、土、肥、光、气、热决定,其中水土肥问题在他这试验田里都可以解决,行距宽窄很大程度也是由稻叶会不会被附近水稻稻叶遮挡,影响叶面接受阳光照射决定。
比如他这片试验田,就是采用小株密植——每穴苗数只有2-3株,行间距栽得较密。
这样种出来水稻稻杆较强壮,不怕养大水里鱼啄倒稻杆,又便于通风、光照,侍弄起来也方便些。
只可惜如今技术还造不出温度计,不然如能准确量出温度,按着
杨侍郎被水稻亩产五百斤前景激励得文思涌动,胸中堆满华章,当场便要吟出段。但要念出文章时,又忽然想到这是给农经、给亩产五百斤稻谷秘法写序,总该言之有物,写些与耕种相关东西。
他不禁低头去看试验田间水稻,跟别处田里相对比,想找出些特别好处。
稍比较,果然就见那块试验田里稻秧插得比别处密几分,排排插得整整齐齐,茎杆生得又粗又密,绿莹莹地惹眼,叶底浅水间可见小鱼浮上来吸气。
他越看越爱,轻吟着徐玑“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问宋时:“原来水稻插得紧密,结出稻谷便多?怎地周围这些农田都插得稀疏?是这里种田经验不如南方,还是因施肥料不足?”
试验田里干活老农也眼巴巴地看着宋大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