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太监总管甩拂尘,高呼:“宣右佥都御史桓凌上殿!”
声音层层递出去,身整齐朱色官袍桓凌便从殿外走进来,撩袍跪向殿上君王与皇子,口称“臣见参见吾皇万岁,参见周王千岁”。
周王原以为父皇之前要挑人陪他出行,是要给他指妾室意思,却不料指不是女眷,而是王妃兄长,也是道奏本把他外祖父劾倒铁面御史桓凌。
他对着元娘有腔少年深情怜爱压过其他,但面对这位舅兄时其实有些尴尬。然而除他之外,那两人都是面色如常,仿佛之前弹劾都不曾发生过。
新泰天子指着桓凌说:“当日桓卿曾出京历巡边关,可为你做个向导。你到边关是为稳定边军,不可冒险,不可贪功求胜,万事镇之以静,求得边关稳定即可。”
后便要离去,两人也不曾强留他,反而极是体贴地要亲去侍奉主母。
待他回到桓王妃殿中,王妃却又亲自劝他,叫他为着圣上心意、为着两位侍郎、佥都御史面子也要好生安顿二人。
周王有心留下来多安慰她,但在她大义规劝面前又有些无力,只得答应下来:“你好生照顾自己和咱们孩子,明日再来看你。”
主母宽和,妾室柔顺,倒也是个安稳和睦王府样子。
周王想起自己初选皇妃时,想学太祖与慈圣太后般“生代双人”心情,再看看如今与元娘恍若君臣相敬,又添两名妾室在府,也只能长叹声。
殿下桓凌也似早知道这番安排,沉稳地说:“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计生死,照顾好殿下。”
新泰帝点点头,又吩咐爱子:“朕已命人在汉中安排王府,你们先安顿下来再缓缓而行。如今兵部右侍郎杨荣正巡抚陕西,到那里他自会迎接儿,你多听二卿之言,不可任性。”
周王垂头应道:“儿臣遵命。只是……”
既有杨侍郎在陕西向导,又何必定要让桓凌做向导呢?父皇岂不知他弹劾马家,致令他外祖父与舅父、表兄都流向云南,他如今见着这位舅兄……心中总难免想起外祖
他进宫去谢父皇指婚,两名妾室由元娘领着到贤妃宫中见礼。新泰帝问他觉得两名妾室如何,他便都答个“好”字,别亦说不出什,只能感激父皇关爱。
说罢这些,又向天子请旨:“桓氏有身孕,王府中事务繁杂,恐怕无力打理,儿臣想留下李氏服侍王妃,只带王氏出关。”
王氏身材丰润,想来体质更佳,能经得起出塞之行;李氏出身御史府,自必受过长辈严训,主持得府务事务。如今王妃有孕在身,要人陪伴,将来要生产时也须有人帮着打理府中事务,总得留个人在侧服侍。
再者,当日父皇也说要点个人陪他出关,想来也有这般思量吧?
他仰首望向父皇,新泰帝微微点头,说道:“朕为你礼聘淑女,自然是为服侍你衣食行动,打理内宅,你安排便是。过几日你要出关,不必多带王府僚属,朕已挑好伴你出行之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