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眼新入翰林院,眼高于顶新状元康海——这位虽然板着脸,副嫌弃那三人有丧斯文模样,眼珠儿却也粘在那间小小屋子里,分毫不肯挪
李东阳为师弟感叹几句,紧接着又看见道更叫人感叹奏表——翰林院编修王守仁自请转任御史,巡按边关。
而他亲弟子,侍讲学士崔燮也随之上表支持,称王守仁外能赞画战事,内能抚民理政,年纪又轻,又擅骑射、会武艺,是战时巡边不二人选。
九边要开战,自然要换年轻、会骑马,有战事时能跑御史上去。内阁与六部虽然舍不得个状元到边关受风险,却抵不过他自己意志坚定,连上数道奏章,还叫崔燮帮他走李阁老门路,终究是给他批陕西巡按御史之职。
王状元听到消息,险些晕倒在翰林院里,起来之后就去找个粗杵满院追打儿子,谁劝都不管用。
王守仁不敢反抗亲爹,路跑进武功翰林院第,能保住他小命崔学士值房。
就和神机营、武学校般,掀起学习浪潮。
在这片不分内外紧张学习气氛中,弘治十五年会试也开场。这科会试由转迁吏部右侍郎王鏊做知贡举官,崔燮副座师吴宽当主考,另位翰林学士刘机做副主考。
这科也不知是顺什风水,前三甲都出自九边:状元康海是陕西籍,榜眼孙清也是北直隶武清卫籍,探花李廷相则是锦衣卫籍出身,自顺天府学考出来。
直到二甲、三甲,才叫南方人重新占优。
廷试时阅卷几位阁考、部堂颇有些迷信地议论起来:“文风北移,北直隶、陕西这样近边关地方大兴,倒是个收复北地好兆头。”
满院翰林、新出炉三甲和庶吉士们都远避旁,眼睁睁看着王状元抡步如飞,手持木杵奋力挥向儿子。
幸而小王状元身轻如燕,虽不敢反抗,却也没教老父棍棒落在自己身上。夹在当中崔状元更是武艺精绝,伸手便抓住王状元打儿子木杵,与他僵持在举在空中,不教他夺回去。
众人看得眼花缭乱,心口砰砰直跳。翰林院重地,怎能打得这凶残、这有失体统?
这三人竟是前几科状元?没错把武状元当文状元搁进来?
前科状元伦文叙摸摸自己胳膊,咋舌道:“早不知当状元还要有这样本事,看来这状元考得实在是容易极。”
状元康海廷对尤其出色,文风奇古、警策有力,变当今台阁体靡弱之势。弘治天子亲语诸阁老:“明百五十年无此文体,是可以变今追古矣。”
其时出其人,岂非祥瑞之兆?
这场会试结束后,副都御史刘大夏便自巡抚地上表,推荐曾经巡抚陕西御史杨清为三边总制,重修长城——
重修条西至宁夏、东至辽东,包含当年开平、大宁、兴和、东胜诸卫,将北方防线远推至草原,使京城、宣大诸府再无兵临城下之危长城。
杨清今年又吃不上辣椒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