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燮目光转过李梦阳身后才子们,将他们面容、名字记在心中——以后得把这些人看紧点儿,没事就给他们年轻人多开开会,让他们明白文艺作品百花齐放重要性。
作者有话要说:
李东阳和李梦阳那两端看着很有学问话,就是他们自己作品里
风发少年才士从人群中走出来,言词敏捷、流利如珠地回答前辈大家们提问。而这些才子中隐隐地以人为首,那人对诗理解果然也比别人更高,慨然答道:“言斯永,永斯声,声斯律,律和而应,声永而节。言弗睽志,发之以章,而后诗生焉。”
李东阳笑着赞他:“不愧是邃庵弟子,于诗词道工夫甚深,再用心钻研几年,可称大家矣。”
李梦阳又是他师弟杨清从陕西简拔。出来才子,又是他自己门生,能写出这样诗作、说出这样诗理,李东阳面上也甚有光彩。
他身旁太常寺卿陈音品味此言,拍拍李东阳手,欣喜地说:“这话和你从前说‘诗体与文体之异……以其有声律讽咏,能使人反复讽咏,以畅达情思,感发意志’之意倒有些相近。”
几位大佬都觉得李梦阳将是继东阳诗坛衣钵人物,兴致勃勃地与他讨论起诗词音调、格律问题。
却只有这场中唯个不爱作诗,也品不出诗词格调人深深看着李梦阳,发现他那句话中与李东阳看似相近诗词理念里埋藏着,将来必会逐渐拉大分歧。
茶陵派诗清新靡丽,以法中晚唐为主。前七子则扬起古文运动大旗,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要人只学魏晋至盛唐诗篇,精准打击李东阳茶陵派。
不过那是史书上写,现在他给李梦阳和他小伙伴们加那多工作,他们也没什工夫搞七子派吧?
这些人正职之外还干着利国利民副职,眼看着大明也强盛,他们也出名,不像是有志难伸,必需在诗中抒发、借诗文战斗样子。
也许前七子诗词理念仍是历史上那样,但只要他们不跟李老师对着干就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