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山村少女勤劳能干,在家里编竹笼养鸡,让鸡粪漏到竹笼下,又不许外人轻易接近鸡舍,常用石灰水消毒,养鸡便少生病。家中因此富贵,兄弟们能读上书,少女也嫁给俊美秀才。
比如某地即将丰收,却遇上扑天盖地蝗灾。新任知县苦求神仙,有老神仙半夜托梦指点他灭蝗绝根之法法。蝗虫夏日易在沼泽产卵,卵生得浅,冬日则在深地下,地表有片片坑洞,翻开土即可掘出灭种。知县即命人找到蝗蝻滋生之地,烧绝其卵,又与当地百姓共捕共食烤蝗虫,平息灾荒。首辅因此看中他,把女儿嫁给他……
不等他
如今祝枝山手里没稿子要写,崔燮舍不得撂着他不用,便跟他商量道:“守孝时过问些田亩事,集出套农书,过些日子就要刊印出来。不过这些文章写得有点深,是咱们读书人看,百姓们恐看不懂、用不上,想出套真正力农之人也能看懂书,还要枝山帮。”
祝枝山苦笑道:“在家时连真正农事都没见过,可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你教学也得学上几个月,如何替崔兄写农书?”
崔燮感叹声:“这些本该是做,只是文章是从唐宋古文学来,过于简单质朴,百姓们怕不爱看。枝山才智过人,文笔诙谐,写出《少年锦衣卫》兼得江南江北百姓们喜欢,才非用你不可。”
他看着祝枝山脸疑问,主动解释道:“印部二十万字农经出来,几个百姓能买能看?就是有识过几个字买来看,见这大篇字,看着无趣,随手也就丢掉。是想把这种地法子画成百姓们爱看连环画本,甚或是说书人本子,叫人先肯听进去,听进去之后或许就有按着试行。”
他虽然是把这些法子呈给皇上,也不保障各地就能推行。但如果从民间下手,叫百姓们先能知道这技术,有人感兴趣、试行,见着成果,往后自然会用下去。而那些看着试用者增产增收乡邻们也会跟风。
祝枝山仍拧着眉问:“那该如何写?你要给你写画本底稿还可以,说话本子是真从未想过要写。”
那倒不要紧,崔家那连锁“清茶”铺子里有好多民间艺术家,把连环画给他们,人家自然会改编。
崔燮微笑着说:“何曾让枝山为难过?这东西如何写已有想法,你看着添补,总之就是要吸引人就行。”
这些农科知识,哪怕用再好彩纸彩画,设计得再精美,印出来也样枯燥。他是打算把自己研究出栽植手法掺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故事里,做套和幼儿识字图画本差不多农业知识科普画本。
比如某贫困山民偌大年纪娶不上妻,偶尔在山中捉到几头小猪,便用橡子、豆粕、棉粕掺和煮熟白菜喂猪,又每天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圈外洒石灰以消毒。如此科学喂养、防治疫病,到年底养出二百斤大猪,几年下来就成富户,后来娶妻生子、儿孙满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