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棚里日常供些行人喝粗茶,多少搁些好茶、糖、果脯、核桃、芝麻等物,再备着炒熟磨好糜子面冲茶汤。吃就叫那些提着篮子到处送吃觅汉、妇人来卖。他们自己蒸些米糕、面饼,仅供着锦衣卫免费喝茶块点心,费钱其实也能从别顾客身上赚回来。
待他把切安排得差不多,崔燮便给谢瑛写信,告诉他崔家搞茶摊事,叫他每天巡查累,就带人到自家摊子上歇歇脚、喝口热茶。
城中四方几条大街上,凡是挑着红底镶白边幌子,中间绣着“清茶”两个大字茶摊都是他开,锦衣卫过来律免费。
谢瑛转天便回信,笔迹略显急促,叫他不要这样破费——没那些小子干着皇差,拿着朝廷薪俸,还要到崔家白吃白喝。
崔燮留送信长随在堂上坐坐,就在那封信背后提笔回覆:“不曾白供,已要他们千户抵债。”
得像正经茶楼那精致,就供些平常茶叶和热饮子,夏天弄点果子凉水……想如今锦衣卫正四处巡城呢,若有个休息地方,再给他们免些银子,肯定都高兴。这既是朝廷善政,咱们帮衬着些总没坏处——父亲不是还在云南等着回京呢。”
老太太想到儿子,想连心口都疼,也不吝惜银子,咳声叹气地说:“也不敢盼着他能回京来,咱们就当结个善缘,叫锦衣卫再别来抄家拿人就好。”
反正这都是时事,等谢千户他们这阵子忙过去,不用成天在外头巡查,那茶棚子干不干也就在两可。
崔燮安慰老太太两句,便叫人去老家把刘庄头提回京来,由他亲手找中介寻地方,上县衙签红契,雇人建起茶棚。
建这棚子本心他没告诉家里人,只告诉刘庄头:“往后若有巡城锦衣卫来吃茶,要什你就上什,不用要银子。再盯着点儿他们每天到摊上时辰,算着他们要去时订些熟豆浆、新鲜吃食,不用怕花钱,单记本帐上交给就行。”
他把信重新滴腊封好,附上几盒新制防皴手药、面脂、口脂,叫那长随带回去。
谢瑛看着信纸背后那行字,气也不是,笑也不是。但把那十四个字多品读几遍后,那点气他乱花银子念头倒淡去,只剩下
刘庄头眨眨眼,纳闷地问道:“那咱们这帐找谁结呢?”
崔燮高深莫测地笑:“那你不用管,自然有地方结。”
少主人不愿说,刘庄头便不问,他只做。
他几个月前刚从刘家回来,见过不少旧主故亲,说崔家无数坏话,正是责任感满满,要在满目外人崔家保住他们老刘家大外孙子时候。如今崔燮要交代他件不能叫老崔家人干事,他自然无比上心,亲自盯着租摊位、建结实木棚,叫人打长桌椅,又买炉子、木炭、粗瓷碗壶。
这些东西统共也花不几两银子,看摊也不用往别处雇,就用附近孤老、妇人帮着烧烧茶、蒸蒸糕,每日支半升米粮当工钱就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