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燮诚实地答道:“这倒不曾。学生给舍弟出这样题,是因他基础不牢;若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能出成题必是学生会,不会东西也想不到要考较自己,反倒不如写文章更能查验出缺陷。”
丘祭酒微微点头:“也有些道理。如学生作题目,总要有个师长指点才知对错,若味自己钻研,容易钻研偏。不过若似个有好先生教导地方,出些偏难,要学生钻研题目,倒也有扩展眼界好处……”
他没说太多,崔燮心里却有些毛毛,怕他就此动增加考试心思。
不过转念想,问答题到底比八股文容易写,有题目、有思路,要答字数也少,考就考吧。难道他这个学两辈子应试教育人还怕考这个?
要怕人不是他,而是那些没经历过随堂考、月考、季考、期中期末考……本土学生们吧?
就十分繁重。想到他晚上回去不仅要自己用心复习,还给弟弟出这厚卷子,都不禁感叹几声。
这好兄长真是世间难寻,那作弟弟将来不成材都对不起他。
丘祭酒也觉着看得差不多,吩咐道:“就写到这里罢,教官们看过题样就差不多,回头你写诗经题时再详写。”
崔燮刚写完“如何理解‘部《周礼》,理财居其半’”这道对于读书少崔衡小弟充满陷阱大题,忽闻祭酒叫停,便搁笔,吹干墨汁,将卷子捧到教官们面前。
这页不再是单看疏注就能答出名词解释,简答、问答题,而是牵扯理学经义和前朝故事,需要知道历史典故和先儒义理才能答对。
崔燮深吸口气,跟着祭酒到后堂学诗,众教官们在厅里议阵如何就这章拟题目,也慢慢散去。
丘祭酒是博学鸿儒,虽然本经不是课《诗》,讲起来也是口若悬河。尤其他《春秋》治得好,与《诗》相互印证,共采汉、宋两代《诗
尤其是最后题,其题目根本不是出自三礼及注疏,也不是程朱两家之语,而是出于王安石笔下。王安石为变法撰《周官新义》,借周礼寄托自己变法理念,朱子痛批这观念,斥其“将周礼来卖弄,有利底事便行之”“姑取其附于己意者,借其名高以服众口耳”。若是不晓得这题目来历,顺着题目之意写下去,必然错得离谱。
位讲周礼陈博士点点头,笑着说:“这些题目先易后难,出得不错。你那弟弟若真都会作,今岁也可叫他进棚观场。”
崔燮摇头答道:“他学得慢,连经义还没吃透呢。只是想叫他多见些相关题目,凡有不会再事后把答案抄给他。叫他这零散记着更容易记住,将来作文时也便于他想起这故事,写进文章里。”
丘祭酒看着题目,也深觉得他用心良苦,这卷子略经他们这些教官指点,真是出给太子也不露怯。他点点头,顺口问崔燮句:“你平日也这般出题给自己做?”
……这个都是折磨别人用,谁舍得给自己出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