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疑难倒也并未困扰众人太久,首先是少府殿中监和光禄谒者令收到苑中内诏,原本定于冬至前后几次王命贵妇叩请集会统统停止,本来些已经筹备用于赏赐、赠送礼具也都统统收入库中。接着,掌管皇太后宫事长信宫监也直接换人。
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人猜度到内情话,那接下来事情便真能够让人浮想联翩:以新进服阕归都故中书子庾彬与黄门侍郎谢尚共为苑使,护送丹阳长公主过江前往淮南!
这消息俟流出,瞬间便将台城内气氛引爆起来!
本
近来廷议,其实也没有什大事可决。倒也不是台辅们甘于无所事事,问题是真正大事现在根本不敢深谈,谁若开个话头言及淮南事务,那接下来也不必再做别,各方就围绕这个问题争执不休,互不相让。
这类争执,既伤和气,又废精力,关键还是根本争不出个所以然。所以在经过几番较量之后,台臣们也真是各自怯于再提及这个话题。他们也是要脸,像个泼妇样喋喋不休却又全无收获,事后也是不乏自省自惭。
可是如果不谈淮南之事,余者诸多零碎小事,各司曹掾属就能自己处理,也根本不需要台辅们再去商讨。
当然除淮上事务以外,台内也不是没有别事情可做。比如同样正在与羯胡外寇交战荆州,不过荆州战区距离淮南更加遥远,而且如今淮南之强敌已经败退,羯国又是大乱将启,台内即便是有什诏令决定,传到荆州后形势必然已经发生大变,也都无甚意义。
不过今日朝会廷议还是有些波澜,皇太后虽然临朝听政,但也不是每次都参加。不过大凡只要皇太后出现在朝堂上,群臣也都是加倍小心,就算有什事情要讨论,只要不是迫在眉睫,宁可押后。除对皇太后尊重以外,也在于皇太后身份尊崇,本身就是个不可控颇大变数。
群臣虽然无话可说,但皇太后临朝却不只是枯坐而已,接连发表几篇措辞比较严厉训令。至于内容,虽与政事无甚牵涉,但也让人不能淡然视之。因为训令中皇太后甚至直指在朝不乏人家帷门修养不符家声,多有败德劣迹。
这番训令,让朝堂群臣俱都有些不能淡然,下意识担心莫非自家又有宗亲子弟浪行劣态传至苑中,因而引发皇太后不满?
此类无名肝火,皇太后不是没有发过。早前沈维周建事江北,皇太后便在朝中训斥各家名门子弟德、名不配,长于消遣,拙于国务。以至于都中各家很长时间内都肃正家风,不敢再将子弟放出招摇过市。
这次,不知又是谁家惹恼皇太后。所以在散朝之后,群臣面派人回家询问自家子弟可有浪行劣态闹得太过不堪,面在台内寻人打听内情。
可是包括几名台辅在内,对此都有些不明所以。就算有人心内隐有猜测,者不能确定,二者也不敢自承。时间,整个台内居然都打听不出皇太后因何动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