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人选方面,众人也是各抒己见。京府虽无前线之凶险,但若将人心都考虑其中,那此任也确是重要到极点。
众人各提举人选,但却都不能完全符合众情。比如蔡谟、王彬、诸葛恢、虞潭等人,俱都在选中,但却各自都有这样那样问题,蔡谟未有方伯履历,王彬则时誉太低,诸葛恢少有军功,虞潭太老,温峤疾病缠身等等,时间迟疑难决。
争执到最激烈时候,甚至于就连王导都毛遂自荐,然而却招致众口辞反对。方面是因为王导南渡以来便是坐镇中枢,几无外镇经历,乃至于可称为镇国之选,眼下也需要他在台内稳定各方。
另方面自然也是各人私心,如今时局中,王导虽然担任丞相,但各方也已经达成共识,尊其位而虚其权。尤其眼下未到万不得已时刻,所以便都不愿打破这种默契。
到最后,个人选呼之欲出,那就是吴兴沈充!
沈哲子已经如此表态,加之淮南军备也确是优于其他边镇,说无可说,只能静待结果。
第三个地点则是淮阴,徐州所在。其实这路战事如何,从南北对峙整体格局来看,最不必担心。
哪怕羯奴路打到广陵,大江天谴横阔四十里,哪怕是早年三国分立曹魏国主曹丕至此,也只能感慨天限南北而不能渡江。如此天险,更非羯奴促临之众能够突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东线就完全没有点忧虑,即便不必担心羯奴大举渡江,可是广陵周遭那些军头流民帅呢?
诚然,郗鉴也是高望大臣,从稳定人心而言要比弱冠之年沈维周还要可靠几分。但是徐地情况较之豫州、淮南复杂多,哪怕是郗鉴,也不能说能够统御上下,使人无异心。
沈充乃是方伯之中唯闲身,而且尚有未及解散归耕东扬军数万精锐,只要直接调到京府,那京府便会稳如磐石!
但是如此来,沈氏父子守于淮上重镇,守于京畿腹心,权位之盛,几乎直追中兴之初琅琊王氏!
而且,京府距离建康实在太近,彼此之间在陆上虽然有早年修建大业关,但水上却是完全畅通无阻,顷刻之间
今次羯奴近百万之众南来,乃是南渡以来未有之严峻考验,江北那些军头们能不能安守地方?会不会仓皇南渡?南渡之后,又会不会听命于台中?又或者会不会聚啸为乱?
这都是需要提防考虑问题,所以,台中即便不干涉徐州方面军务,也定要派大臣镇守京府,避免那些桀骜不驯江北军头过江为乱!
淮南问题说无可说,众人注意力自然集中至此。刘超旧镇京府,他在这方面自然颇有发言权。
如今京府,已成江表最繁华之都邑,较之建康都不遑多让。所以选择何人入镇,不只要考虑到军事面,人事方面同样值得深思。
如果就任者不能稳定地方人心,即便是那些军头们不过江,但地方人心却因江北兵事而有所动荡,这对于整个江东局势稳定都非常不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