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沈哲子这个安排也不能说是亏待他,廷尉评作为廷尉属官,品秩虽然不高,职权是有。以匡术这样背景在台中任官,这也算是个好选择。假使真给他个什清贵但却没有职权位置,本身背景不足,反而前景堪忧,形同散置。
“时下崇玄务虚,经律刑名形同虚设。匡君居于此任,希望你能潜心多问,以广见闻。杜道晖之家律学传承悠久,近来若是有暇,匡君可勤往拜访。”
个构架若想维持,方方面面人才都需要。时下江东,所谓廷尉更近似个荣衔,几乎发挥不来什实际职能,下面诸多属官也都形同虚置。沈哲子给匡术提供这个机
些小罪桩桩查证下去,牵连出来东西越来越多,过程中就会将张闿过往名气乃至于张家所积攒名望次次践踏,等到身败名裂时,死或不死已经没有什区别。
更让沈哲子感到奇怪,是在这份卷宗中,匡术在每桩罪状后都详细标注究竟是何人招供。如此来,这已经不是份简单罪状,有所有招供者信誉做背书。
其实对于张闿罪状如何,沈哲子并不感兴趣,将这份卷宗翻开遍后,便让人誊抄几遍,份送给王导,份送给陶侃,另份则派人送往京口行台。
相对于目达成,沈哲子更欣喜于意外发现手下人新才能禀赋。时下司法程序简单又原始,秦汉对这方面虽然有所探索建树,但在历经三国乱世重典再到中朝内斗不断,眼下又是崇尚玄虚年代,诸多律法其实已经荒废良久。
落在具体行政事务上,由于没有成法旧律可循,许多事情处理都充满着浓郁个人风格,很难形成制度化。比如庾亮风格峻整偏重刑名,比如王导味宽松网漏之政。
匡术今次做事情虽然不甚光彩,但仔细咂摸,却有几分不学有术味道,能够因陋就简利用规矩以增加最终结果公信力。如果能有系统培养,来日未必不能成为个制度型人才。不过话说回来,匡术这样个叛臣居然有这方面禀赋,也实在是给人以说不出古怪感。
原本沈哲子还没考虑好要给匡术以怎样安排,虽然他与匡术接触也算早,但以前都是些利益交换,并没有太深入解。不过他眼下倒是有个想法,心内略沉吟,便问匡术道:“不知匡君来日意欲何往?”
匡术闻言后连忙欠身道:“戴罪之人,岂敢有望,能得驸马庇护有寸土立足,便是大幸。”他心里当然也有想法,但也清楚自己选择余地并不多,不如索性听凭安排。
“有意举荐匡君暂为廷尉评,不知匡君是否合意?”
匡术听到这话,不免有些失落,其实他心内最属意还是放归地方为官,最好是沈家势力范围内郡县。但他也清楚,自己出身不具,身上又有大污点,即便是及时投诚,也很难转任地正印之官。像当年沈充由叛贼转成为方镇主官际遇,不是谁都能做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