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对于平叛之后计划,也与沈充探讨过番,沈充对此虽然不是特别赞同,但儿子既然有想法要试试,那他便给予支持好。所以沈充要留下来打残韩晃部,同时他军队放在此处,既能震慑住吴郡王舒,又能给行台庾怿以支持,不让淮北有机会对京口行台干涉太多。
除此之外,沈充还派人传信给荆州和江州。来日如果苏峻事败,要是南下宣城寻找战机,要是过江北上往豫州或淮北流窜。如果选择前者,沈充主动向陶侃申请在宣城对苏峻进行最后围剿。换言之就是向陶侃保证,他不会北上分功,将建康城和儿子安全都托付给陶侃。
沈充当然不会自大到以为凭东扬新成之军能够歼灭历阳悍军,所以要与温峤合作,由江州方面负责驱赶追击,将败军赶入预定战场,而他则负责拦截围困,毕其功于役!
京畿,以全此功。”
略作沉吟后,席中贺隰便作出建议道。
沈充闻言后却摇摇头,说道:“东扬成军,本是守土,远师劳顿,未必能胜。如今都外陶公掠阵,倒不担心战事再有反复。”
虽然心内不乏焦灼,担心儿子安危,但沈充不得不考虑更多,并不觉得即刻率领东扬军北上驰援是个好选择。
首先这第点自然是鞭长莫及,东扬军要保证足够辎重运输和补给才能发挥出最大战斗力。沈充即便是率众奔驰,到达建康最少也要十数日,而且旦被围点打援,更有可能陷入进退失据困境。
第二点则是吃相问题,沈哲子攻入建康抢先救出皇帝,大功已是无疑。儿子已经备受瞩目,如果自己这个老子再急吼吼往建康冲,不免会与其他各军有争功之嫌。要知道,荆州军不只是距离建康最近,而且陶侃还担任节制各路人马大都督。
如果没有儿子创建大功这个前提,沈充倒也不介意与陶侃争功。但正因为他家如今已经备受瞩目,便不得不考虑过犹不及问题。尤其对沈充而言,他已经惯于做儿子后盾少出风头,这会儿也实在不宜忽略陶侃想法,再往建康去。
不去建康,不意味着沈充什事都不做。早先虽是兴奋放浪形骸,但不意味着他就完全不理眼前,心里已经形成些思路。
“如今军驻于阳羡,首重仍是叛军韩晃部。稍后遣使前往京口,而后军西入广德,阻断叛军归途。”
失去建康后,历阳军可以说是丧失最大底牌,首先要做应该就是要将分散力量快速集中起来,没有四面出击底气。所以将韩晃困在太湖以北便极为重要。而且儿子攻入建康后,便传信给沈充,希望老爹能劝降韩晃,将此人保全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