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军带着众人继续参观,指着处偏殿说:“那里就是住地方,以前跟老住持起住,老住持生病住院之后,就剩个人。正道是可以娶妻生子,老住持父亲也是住持,而且是在抗战中负伤游击队员。老人家44年负伤残疾之后,就留在村里娶妻生子。后来山神庙被新中国认定为正宗道家庙宇,土改时还留庙田,但村干部不能再当住持,于是老人家就入籍成道士,管理着这座山神庙,又把山神庙传给儿子。”
林卓韵问:“那上代住持没有后代吗?”
聂军笑道:“有啊。老住持妻子十多年前就去世,生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儿都嫁出去,儿子在沿海打工,不愿回村里接管山神庙,毕竟这破庙连香火都没有。倒是老住持孙子,如今正在山神庙小学读四年级。”
“要帮忙吗?”宋维扬问。
“不用,”聂军摇头道,“如果这里有条件建工厂,或者有什好土特产,早就请你们帮忙。但这里什都没有,你们帮忙也顶多捐款,不想村里人变成靠捐款吃饭废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只不过比较穷而已,比那些真正贫困山村好多。
究生时专业,他当场科普道:“‘庙’最初专指用于祭祀祖宗地方,所以有‘宗庙’词。秦汉时期,原始神社也渐渐被称为‘庙’,比如土地庙什,这些都被道教继承下来。”
“‘庙’是专用于祭祀鬼神地方,而非特殊宗教场所,孔庙,关帝庙,财神庙,都用于供奉死去贤者名人。就拿道教正派来说,北方大本营是京城东岳庙,盛海大本营是盛海城隍庙。”
“佛教驻地应该称‘寺’,和尚庙只是个俗称。不过随着时间发展都不讲究,比如全国就有很多‘观音庙’,而且被官方部门编辑在册。”
“至于庙祝,那是庙里专门管香火。有些庙祝是正规道士,有些庙祝只是没出家居士。”
彭胜利颇为好学地问道:“那住持呢?记得佛寺也有住持。不过佛寺里又有方丈,方丈跟住持是啥关系?”
聂军解释说:“方丈、住持或许以前是佛家或道家专用,但早就混杂,佛寺可以有住持,道观也可以有方丈。你可以这样理解,方丈属于总经理,住持属于店长。个方丈能管好几个寺观,但个住持只能管个寺观。甚至只要德高望重,不管道家佛家,即便只是院中长老,也能称之为方丈,说白就是精神领袖。有些寺观既没有方丈,也没有住持,但是有监院来当负责人。方丈、住持和监院同时并存地方,你可以参考法国z.府,方丈或住持是总统,监院是总理,但真正管事儿是总理。也有可能方丈是总统,住持是总理,但没有设置监院。”
“好复杂。”彭胜利笑道。
聂军说:“确实很复杂,全国各地各教派都不样。”
“你在北大读硕士就学这些?”周正宇问。
“这些只是基本知识。”聂军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