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风格以及想达成隐喻,是吻合。所以,旦确立这个结构,就知道这个故事该怎讲下去——这个特殊结构激发需要荒诞感。其实小说里面隐藏着很多小游戏,比如每节都有个标题,每个标题都是三个字,前节末尾直接导向下节标题,两段重要多人对话用“∕”分隔,戏仿现代诗结构,这些都体现文本意图,试图营造种特殊节奏感。
在A面中,《十三不靠》无疑是最偏爱篇,以至于写完之后还舍不得与其中人物道别。出现在这场饭局中角色大多在A面后几篇中有交代,他们前世今生在那些故事中继续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三不靠》是A面起点,也是灵魂。
《阿B》
在有限虚构经验里,大部分短篇小说都可以视为对虚构能力练习——害怕对于个人经验过度征用,会对想象力造成不可逆伤害。迄今为止,这篇是仅有、与本人记忆如此贴近小说。几乎所有人物、场景和细节都有手或二手素材。画面旦唤起,就在眼前自动放映。当然,写小说最大快感来自对素材重新组装。所以阿B这个人物既存在也不存在。他身上既交叠着几个真实人物影子,也蕴含着站在当下回望过去时对那个年代定义。从个自己将信将疑开头写起,慢慢让这个故事长出形状来,然后终于听到人物呼吸声音。
小说里人物大多与同属代人,或者差半代。在他们年纪里先后住过沪东和沪西两个工人新村——它们种种元素拼在起,就构成小说里“忆江新村”。过座桥就有猪圈,家有灯笼工厂是新村地标,栋房子被莫名地加上层,成整栋楼公共空间……这些事情都曾经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童年视角里。其实从小读到大部分关于上海文字,那些被认为最能代表上海事物,都被局限在个比较小范围里。那时候觉得,并不比外地人或者外国人更解这个刻板印象中“上海”。外滩或者法租界,对也同样是遥远传说,它们从未与真正有关。写另个上海,写某些在时代潮水中搁浅小人物,写他们卑微“体面”,写人与环境关联……这些东西在《阿B》中似有若无,不希望让个短篇小说被文本意图压到过载。更想表达是,在个剧烈变革时代,有人徒劳地做着近乎刻舟求剑努力。那些被虚掷青春,那些荒废情感和雄心,在多年之后,会激活某种你以为早就流失东西。
还需要做个小注解:现在年轻人已经很难想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人,曾经有多热爱粤语歌。粤语歌在上海那种弥漫性传播,与《野狼Disco》所表现当年粤语歌在北方流行状况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地域差异。上海人对粤语歌接受层次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