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些关乎民生疾苦旧俗,曹操也给予充分关注。建安十年(206)三月曹操占据并州后,曾下过道《明罚令》: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月俸。
介子推,作介之推、介推,春秋时人。曾随晋公子重耳长期流亡,艰苦备尝,后返国渡河,见狐偃向重耳邀功,他羞与为伍,不辞而别。重耳即位后,论功封赏随他起流亡人,介子推偕同老母隐居绵山,至死不与重耳相见。《新序·节士》说,重耳求之不能得,于是放火烧山,以为这样可以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上。后来民间为纪念介子推,在介子推死这个月不举火,吃冷食。东汉时,周举改为吃三天冷食。曹操认为,北方气候寒冷,老人、小孩身体瘦弱,这样吃冷食有损健康。并举例说,春秋时有大功于吴伍子胥被沉尸江中,吴人却并没有因此而不饮江水,纪念介子推为什偏要吃冷食呢?于是下令,任何人不得再吃冷食,如有违犯,家长要判半年徒刑,主管官吏要判百天徒刑,县令县长要扣除个月薪俸。不惜绳之以重罚,不仅表现曹操移风易俗决心,更体现他关注民生疾苦精神。
为逐步扭转不良社会风气,曹操除对些陋习明令禁止外,还采取正面教育措施。建安八年(203)七月,曹操下道《修学令》:
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文学”,指儒家经学。“修文学”,即提倡儒学,其目是为树立仁义礼让风尚。“俊造”,俊士与造士。《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服徭役)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这里泛指才学优秀者。东汉时,郡县曾普遍设立学校,郡、国称学,县、邑称校,学、校皆置经师,经师通称文学,或称文学掾、文学史。儒学有消极方面,但它所提倡仁义礼让等封建道德,在封建社会中对于提高人们道德水准、改善社会风气确曾发挥过有益作用,曹操提倡“修文学”,在当时是不无积极意义。汉末自董卓之乱以来,学校被毁,人才四散,要重新加以恢复并不是件轻而易举事情。曹操能够在戎马倥偬、百废待兴时候考虑到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这就很不容易。特别是,这样做很难收到立竿见影实效,而且在当时战争频繁情况下,其手令也不大可能在较大区域内得到切实贯彻执行,但曹操仍然未雨绸缪,着眼长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