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到中午11点还不见踪影。后来才发现,原来这班车乘客太少,取消。司机把们都赶到下班中午11点半车去,两班旅客齐出发。
下午1点到平陆,停在汽车站吃午饭。然后,大家提着行李,下车走段小路,到附近茅津渡口去,准备渡黄河。
黄河在这里看得更真切,黄浊浊。有人下到河边去洗脚。最让人惊喜是,它竟是那瘦削,比兰州铁桥下黄河还瘦。两岸距离恐怕连百米都不到,完全像《诗经·河广》上说,“谁谓河广?苇杭之”,片苇叶就能横渡。这首诗作者是宋国人,住在卫国,想回到河对岸他老家宋国去。所以,他又说,“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踮起脚尖就看得见。
站在北岸山西省,倒不必踮脚,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南岸河南省。对面是大片青绿绿草地,开着几丛美丽鲜艳小黄花。有几头牛在吃草,不时摆摆尾巴赶苍蝇,种恬静田园风味。
渡船是现代钢铁制平底船。它靠岸,四五辆大卡车和大客车便开上去,停好之后,乘客才走上船,站在甲板上。渡船起航时,先用自己引擎开动会儿,到河中,似乎离开山西省,便把引擎关。然后,它顺着河水东流冲击力,会儿就漂啊漂到斜对岸河南省去。
渡河以后,车子沿着高速公路往东去。到义马附近,车竟坏。司机爬入车底下修理。趁这机会到路边农田去看,第次见到有人用马来犁田。瘦马犁着块古老干巴巴田,老农满面风霜,让想起《圣经》中某些篇章。个多小时后,车子修好。司机招呼声:“上车走哇!”开入洛阳汽车站时,天都快黑。转乘辆人力三轮车去友谊宾馆投宿。
六
在秋天暮色中抵达洛阳,有种伤逝之感。这就是洛阳吗?“洛阳纸贵”洛阳?《洛阳伽蓝记》洛阳?熟悉北朝隋唐史人到洛阳,恐怕都不免有些微微失望。这座九朝故都,远比北京城古老,但如今不仅城墙没,而且外表上看来还比北京城“新”得多,连明清建筑也几乎不存。走在街上,只觉得洛阳和其他新兴城市没有多大分别。
洛阳简直就是在灰烬中不断重生凤凰,所以才那新。
当年被尔朱荣占用来驻屯军队那座辉煌永宁寺,当然早在公元534年,洛阳全城人口被逼迁往邺(今安阳)时,被北齐高欢所放那把大火烧成灰烬。公元547年,杨衒之因出差途经这里时,他所见到洛阳,已经成废墟十三个年头,寺庙早已不存。或许正因为如此,他后来写那本《洛阳伽蓝记》时,回忆起他年轻时曾见过那些寺庙,切仿佛突然在他记忆中变得更为华美,更为清丽。其实,就在他写书那几年,他书中所记洛阳就早已化成灰烬。是他把洛阳从幽暗历史中拯救出来,蜕变成凤凰。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