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三块两块抱回来。岁月静好,心情舒畅。和朱玉兰配合默契,点也不觉得这种劳动没意义。因为久不劳作,指尖很快磨痛。可很享受这种痛,私心里,会让觉得跟朱玉兰近些。确实疏离她太久。朱玉兰说:“你知道这些年是怎过来?就是不停地干活干活干活。没有这些活计,早就疯掉。手里有活计,心里就踏实。对自己说,你可别疯掉,疯掉会让人笑话。从不看电视报纸,不跟人聊天,不说村里事。谁事也不说。只要不干活,原先那些日子就会蹦到眼前,让脑子像车轮样飞,心像擂鼓样跳,眼花得看啥都是重影。可看见你不样,小魏,原先就愿意跟你说话,现在还是这样。那天你走以后跟李玉在说,十八年没见小魏,见面,那些过去时光呼啦下就回来。就像没有中间那十八年样。要是没有那十八年多好啊!”
不抬头,脸上挂满羞愧。
后来,俩坐成面对面,屁股底下都垫着砖头。第次来时候,还有虚头巴脑想法,心底有保留,多少把朱玉兰当“钉子”看待。现在,过去那种感觉回来,她就是朋友、亲人、长辈。也许帮不她,但愿意听她说说心里话。她说小奇死时候,特别希望能来。突然想起,第次来见她时候她也这样说过。好奇地问为什。她说只有你能帮他啊,小奇白死!原来小奇救是个外乡孩子,父母在葡萄园打工,出这种事,孩子父母不声不响走,谁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村里也只能不声不响掩埋小奇,朱玉兰意思是,哪怕给小奇写个报道呢,小奇也算救人,是义举啊!心骤然凛,把自己烫得哆嗦下,应该说,朱玉兰这点要求不过分,而且,能办到。如果当初知道她有这样心思,说啥也会来趟小狼窝。
可是,即便写报道,又能如何呢!
这些念头在脑海里翻涌,心中充满苦涩。
朱玉兰絮絮说起那个冶炼厂,后来转包给个人,因为拆迁,人家得上千万好处。“不是看着人家得钱眼热,是觉得那里面有小奇血汗。如果当初不是把小奇钱投进那个破厂,房子早盖起来,小奇也许就不是这样命运,现在也不用当钉子。你说是不是?”
拍拍她膝盖,她总算提起这折。让她详细说说是怎回事,共往里投多少钱。她说个数目字,吓跳。她说是当时家里所有储蓄。李玉在不同意,拼死拼活地闹。“可他闹不过,脾气,你还不知道?”
快速推算下,那时应该是九九五年,那年花两万四买套又小又旧商品房,满世界举债。真不知道朱玉兰那有钱,甚至能上六位数。那年工资大概是三百七十元。当时银行有种保值储蓄,十厘利率,三年就能翻番。
看着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