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替代性本土资源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传统社会制度和对所谓“文化遗产”“文明基因”背后权力关系反思,而面临着滑向文化保守主义危险。这其实和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另股主要学术潮流“新左派”有着类似思想轨迹。从学科内部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美国)社会学主要研究路线与实证方法在国内得以部分制度化,其中定量研究时占据主导地位,颇有些罔顾中国具体社会情境、滥用定量方法和西方社科概念例子。这促成种偏见,即西方/霸权社会学等同于以定量为基础“科学”研究。那,本土性回归必然需要超越科学范式,而传统学术历史“叙事”方式自然是不二选择。最后,从学术代际更替角度看,新代学者也获得设定议程权力。而对于更年轻社会学家来说,现实议题丧失,也许才是“历史转向”背后迫不得已动因。
这种学术方案背后隐含着系列悖论。<注:"本段部分观点参考德里克(2015)第六至七章,特此说明。">首先,这些研究试图从历史中寻找未被污染本土历史,但忽视或拒绝对其中些核心概念进行真正“历史化”,因而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恰恰可能是“非历史”和“反历史”。实际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中国社会所面临基本政治经济条件并不是成不变,基本文化和感觉结构也经历重大变迁,社会网络形态也在不断重组和再生产。具体历史研究只会消解这些研究者建构抽象概念和想象物,比如“家”(而非实证意义上家庭)、“差序格局”等等,其背后强烈道德规训力量也会减弱。再退步来说,这些概念如果仅仅作为文化遗存,是否还能继续滋养当代中国人物质与精神生活,也要打个大大问号。“文化基因”或“文明基因”这种说法是自相矛盾,历史社会学家不应该不加检视地频繁使用。某种文化和相关社会关系延续,需要在具体社会情境和定权力结构中,通过个体对具体情境次次重新评估,遍遍地被重新生产出来——这和生物学意义上基因遗传是根本不同。<注:"“二战”之后,自然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处理社会因素和情境性变化,比如“测不准定律”就是典型。就生物学来说,近年来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发展充分说明,基因表达在DNA之外,还受到化学环境、母体效应影响,因而遗传是基因和非基因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因之,并没有什文化和社会关系模式是被事先编码且恒常不变。如果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们研究重点应放在其维系或变革背后具体历史情境。事实上,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直在不断探索现代化实现方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更是在不断实验和实践如何应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