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法律是以什标准做出最终判断?是冷冰冰法律条文,还是网络舆论和道德谴责?其实都不是。
2018年2月15日,陕西省汉中市新集镇个小山村发生起杀人案。当地村民71岁王自新,及他次子王校军和三子王正军被同村张扣扣先后杀害,这起案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被称为“2·15”汉中新集杀人案。而这起惨案起因是张扣扣曾亲眼看见自己母亲被王家人用木棒打死。
曾在1996年8月,张扣扣母亲汪秀萍,在路过王家门前时,因过往与王家有矛盾,就起争执,王自新三子王正军闻讯赶到现场,和汪秀萍发生厮打。其间王正军捡起根木棒朝汪秀萍头部猛击棒,致汪秀萍
道义论。
这个世界充满着诡诈和欺骗,法律只是对人最低道德要求,它无力改变人心,虽然它必须在捍卫道德底线层面有所作为。
卡尔维诺写过个短篇小说叫做《黑羊》,说是个窃贼之国,每个人都昼伏夜出,以偷窃为生。“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那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个人去第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双向欺骗。z.府是个向臣民行窃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z.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但是后来出现个诚实人,在该国寄居,他从来不去偷窃,每晚在家安静地看书。后来有人告诉他:“你不去偷无所谓,但是你破坏这个国家传统,你不出去,就意味着有人无法偷窃,别人会挨饿。”诚实人没有办法,最后选择晚上出门,当然他没有偷窃,他只是在河边静静看着流动河水。每次回家,都发现东西被偷。但是,他依然没有从众,最后他饿死。
这让想起苏格拉底在接受死刑判决前自辩解中说:朋友,如果你认为个宝贵生命应该花费时间掂量他生死前景,你就搞错。无论做什,他仅有事需考虑,即做是对还是错,像个好人还是坏人。[8]
宋朝大儒朱熹也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也许,这才是真正祖宗教导,而切诡诈与欺骗才是真正违背祖训。但问题是,们有多少人会选择成为《黑羊》中那个孤独寄居者?
可以肯定是,如果们无法找到个为之而死信念,们也不可能拥有种信念为之而生。
作为名老师,想告诉学生:们应当以何种信念作为们人生以及学术动力,这是每个以学术为志业人都应该认真思考问题。
[7]罗梦婕:“日本京都大学首次因学术不端取消博士学位”,红星新闻,2021-05-26。
[8][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申辩》,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3页。
“孝子”能否逾越法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