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葬礼不是为做人情。因为不认识遗属,跟他们也没有人情往来。是为自己去。
在某个时间点,与某人记忆就此中断。看着备忘录里联系方式,心想:啊,这个人已经不在。可要删除时又会犹豫。看着对方手机号码,也曾想过要不要打通试试。打给逝者电话会被接通吗?或许接电话是个陌生人
最近这年,不断地接到熟人朋友讣告。
不久前,丧期明信片还是由朋友寄来,告知其父母或其伴侣父母去世消息。到最近,去世却成他们自己。没有直接往来人过世尚还能接受,可有过亲密交往朋友死去,却让怅然若失。啊,那个人再也不会出现在面前吗?与之有关记忆都归于过去,再也无法更新吗……这种情绪令沉痛不已。
向来讨厌冠婚葬祭[1]。明明不欲庆贺,却要出席别人婚礼;明明不解对方成长过程,却要在亲戚家小孩入学、升学时给红包。以某个时间为节点,再也不参加婚礼,因为切婚礼都让感觉徒劳。同时觉得,连自己婚礼都没参加过,干吗要参加别人婚礼……
知道不喜欢婚礼学生、毕业生们,都不会给发婚礼请帖。因为怕不高兴,连告诉结婚消息也都是小心翼翼。
自己没有结婚打算,也对婚礼毫无兴趣。但别人结婚,还是会送上祝福。想要结婚对象,就是你眼下决定与之共度余生人。虽然在当今社会,婚姻关系随时都能作废,但决定结婚时肯定也是相当地激动。生之中,能遇到让你做出这个决定对象次数,恐怕只手都数得过来。如果真能幸运地碰上深入理解彼此爱人,自然不吝惜送上祝福。这话说得有些绕,总之,得知学生结婚消息,都会送上祝福。只是不会参加婚礼。
从某个时期开始,冠婚葬祭“冠婚祭”都不再参加。更不会参加别人出版纪念派对。从来没为自己书搞过出版纪念派对。毕竟出太多书,没精力每本都纪念次,况且还保不准会惹人厌。
说实话,也不想出席学生毕业典礼。因为多少会觉得,连自己毕业典礼都没参加过。大学毕业,在学校事务窗口拿到本该在毕业典礼上领取毕业证书。当出示身份证,领到毕业证书时,立刻当着工作人员面将其对折再对折,弄得对方目瞪口呆。觉得这张纸对父母比对更有意义,所以打算寄给他们,但因为尺寸太大塞不进信封,只好唰唰地折两下。也因此,毕业证书到现在还有折痕。
不过直告诉自己,葬礼是截然不同。
那是告别。要告别人,已不在人世。
名人父母或妻子先于他本人去世时,葬礼往往比较隆重。因为大家虽不认识他配偶,却跟他本人有交情。反倒是他本人去世时,很多人觉得之前已经尽过人情义务,此番再来送行人不多,葬礼也比较朴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