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多年,抬屁股就知道要放什屁,老油条这说,他老婆就明白,原来老油条有个习惯,快饭点儿就去门口溜达,瞧瞧左邻右舍做什饭,窝头咸菜也还罢,如果说谁家烙饼捞面、大锅炖上肉,他想方设法也得蹭上顿,要是再赶上包饺子,更不得,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坦不如倒着”,不吃上顿对不起祖宗。蹭吃蹭喝也有门道儿,比如看见这家吃饺子,剁馅儿、和面时候不能进去,擀皮儿捏饺子也不能进去,饺子下锅煮还不能进去,非得掐准节骨眼儿,等饺子刚出锅,热气腾腾往桌上端,老油条推门就进。寻常百姓家不比深宅大院,不趁值钱东西,老街旧邻过来串门,在门口打个招呼就可以进屋,没那多讲究,有两家走得近,不打招呼也没人挑理。老油条并非能掐会算,饺子出锅香气他闻得出,捞饺子响动他听得到,闻不着、听不见也不打紧,他还会看烟囱,看见这家烟囱里冒是黑烟,这是刚生火,过会儿冒白烟,这就是煮上,冒会儿烟下去,说明火灭,饺子也该出锅,推开进来先说句:“哎呦,巧!”什叫巧?那意思就是没吃饭,正赶上您家刚把饺子煮好,其实都在外边等个多时辰。人家看邻居过来串门,低头不见抬头见,怎也不能往外撵,只得客气两句,留他同吃饺子。老油条就不客气,还得拿腔作调:“不叨扰,您家里这地方也不宽敞,端回去吃吧。”盛上满满大盘刚出锅饺子,端回家跟老婆吃,不仅解馋,这顿饭钱也省下。
那会儿老百姓轻易吃不上顿饺子,尤其是老油条住南小道子带,胡同、大杂院儿里住都是穷人,说今天改善改善,来上顿肉丝炒白菜就算不错,到肉铺子买两个大子儿肉,那能有多少?还舍不得都用,炒熟留出来半,另半加上大半棵白菜炒大碟子,就相当于开荤。再不就是买点羊杂碎,多来点儿汤,回头泡点儿宽粉条,来点儿豆腐,放上白菜熬这锅。家里有孩子先不给吃,留着当家爷们儿回来才往外拿,先是让当家吃饱,孩子们这才开始上桌上炕,唏呼噜吃,外带做点儿杂面汤、棒子渣儿粥,天热时候熬点儿绿豆汤。主食吃什呢?通常就是窝头、棒子面儿饼子。偶尔蒸几个馒头也舍不得蒸净面,都是两掺面,或者烙点儿金裹银饼,里面是棒子面,外头是白面皮,外带着剁点儿葱花,来点儿五香面,就着白菜丝儿这吃,也是解饱解馋。如果说家里头妇女心疼自己爷们儿,出去辛苦天累,就给准备些下酒菜,怎便宜怎来。没钱买整瓶酒,上门口杂货铺打散酒,来上这二两,再预备盘五香花生米,天津卫叫果仁儿,带壳炒好,爷们儿回来之前给剥出来,满仁、整挑出来搁在个小瓶子里,喝酒时候倒出来几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