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尚书上次跪在这里时,说自己虽贪,可从未耽误正务,边疆之战军需粮饷从未出纰漏。本王颇为好奇,这世上,真会有贪,,g在贪同时还如此有责任心,知道什可贪什不可贪。”楚岳峙抬手,身后周楫将几封陈旧书信交到他手上,“本王也不想冤枉好人,自然要查上查,没想到就查到点意料之外事。这几封信,石尚书可有印象?”
石槐抬起头,看到楚岳峙手中拿着书信时,脸色越发灰白,道:“老臣若说没有印象,安亲王可愿放过老臣?”
“放过?石尚书这话,本王可就听不懂。”楚岳峙拆开其中封书信,将信纸展开,道:“本王记得,这些年石尚书直都很反对,跟周边小国有过多贸易来往,屡次进言要加强海禁,更在私贩屡禁不止时进言要将泉州、明州等地市舶司也撤销。”
大蘅国海禁政策,在这些年间直都在变化,禁令最严苛时,禁止海民私自出海,民船规格大小也遭到限制,后来司渊渟担任首席秉笔后,在司渊渟努力下,海禁逐渐放宽,虽仍禁止大蘅国商人出海经商,但朝贡贸易得以再次开放。
七年前楚岳磊登基,司渊渟任掌印太监后,再次调整贸易政策,解除海禁令商人也可以出海经商,商人若要出海经商需进行登记,将公贩身份记录在案,东南沿海带商人得以远贩东西二洋。海贸新政推行后不久,司渊渟又下令进步规范政策,设立督饷馆。督饷馆主要管理私人海外贸易,海禁解除后虽有不少商人登记为公贩,但民间仍有不少私贩,因此在与大臣商议过后,司渊渟决定不以强硬手段惩治私贩,而是允许私贩进行海贸,只是私贩海贸将经由督饷馆征税。
督饷馆针对私贩颁布系列相关禁令,其中便有根据清单出海贸易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再有则是船主需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而鉴于历代都有倭寇之患,故而私贩不得擅自与东洋国进行贸易往来,若私自前往,将以“通倭”论罪处置。
海禁解除后沿海贸易对大蘅国经济有明显刺激,此前大蘅国经济发展虽得到大力扶持,但仍旧显得疲软,自给自足模式并不能让经济真正发展起来。而海贸开放后,仅仅是泉州处,便公私并赖数十万白银,各种丝织品、瓷器、茶叶灯商品在二洋开拓出极大市场,因边疆战事而吃紧国库很快便得到补充。
只是司渊渟所推行这些解禁政策,石槐直以来都极为反对。
石槐虽为户部尚书,但对于海贸上看法,十分守旧。他坚持认为海禁是对海上走私以及倭寇最好打击,且认为严格海禁对沿海带稳定更为有效,也能有效起到保卫大蘅国作用。
“没想到,如此反对海贸石尚书,私下里竟然与外族人有所勾连,私自盗取国库中黄金倒卖。”楚岳峙将书信封封拆开,那里面手书全都出自石槐之手,看着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