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后富”也不会自然发生,而需要政策干预。不断扩大不平等会让社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44)
结语
国城市化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是1994年之前,乡镇企业崛起,农民离土不离乡,城市化速度不快。第二阶段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式微,农民工进城大潮形成。这个阶段主要特征是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人城市化速度,土地撬动资金支撑大规模城市建设,但并没有为大多数城市新移民提供应有公共服务。第三个阶段是党十八大以后,随着系列改革陆续推行,城市化重心开始逐步从“土地”向“人”转移。
城市化和工业化互相作用。上述三个阶段背后共同动力之就是工业化。1994年之前,工业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小规模乡镇企业可以迅速切入本地市场,满足本地需求,而农村土地改革也解放大量劳动力,可以从事非农工作,为乡镇企业崛起创造条件。到90年代中后期,工业品出口开始加速。2001年,中国加入WTO和国际竞争体系之后,工业企业必须扩大规模,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来增强竞争力,同时需要靠近港口以降低出口运输成本。因此制造业开始加速向沿海地区集聚,大量农民工也随之迁徙。如今国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产业升级要求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充分利用包括金融、科技、物流等要素在内生产和销售网络,所以各项产业仍然集聚在沿海或些中心大城市。这种集聚促进当地服务业飞速发展,吸纳从农村以及中小城市转移出来新增劳动力。这些新代移民已经适应城市生活,很多“农二代”已经不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需技能,更希望定居在城市。所以城市化需要转型,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必要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
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地方z.府背上沉重债务。地价和房价飞涨,也让居民背上沉重债务。这些累积债务为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增加很大风险。最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之就是“去杠杆”,而所谓“三大攻坚战”之首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那这些风险究竟是什?如何影响经济?又推行哪些具体改革措施?这是下章主题。
扩展阅读
地方z.府以土地为杠杆撬动飞速城市化,是历史上件大事。如今站在新轮改革起点上,上海交通大学陆铭著作《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统、发展与平衡》(2016)值得阅读。该书聚焦城市化过程中“人”,主张扩大城市规模,让更多人定居在城市,在不断集聚中走向地区间人均意义上平衡。北京大学周其仁著作《城乡中国(修订版)》(2017)和东南大学华生著作《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2014)也是理解城市化上佳读物。他们在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