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祁县、太谷带,自然条件并不好,没有太多物产。经商洪流从这里卷起,重要原因恰恰在于这带客观环境欠佳。
万历《汾州府志》卷二记载:“平遥县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少。”
乾隆《太谷县志》卷三说,太谷县“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士俗殷富,实由此焉。”
读这些疏疏落落官方记述,不禁对山西商人深深地敬佩起来。
家乡那贫困、那拥挤,怎办呢?可以你争夺,蝇营狗苟;可以自甘潦倒,忍饥挨饿;可以埋首终身,聊以糊口;当然,也可以
个像样门庭们都走进去,乍看都像是气吞海内“日昇昌”,仔细打听又都不是。直到最后,看到平遥县文物局立块说明牌,才认定“日昇昌”真正旧址。个机关占用着,但房屋结构基本保持原样,甚至连当年匾额楹联还静静地悬挂着。
站在这个院子里凝神遥想:就是这儿,在几个聪明山西人指挥下,古老中国终于有种大范围异地货币汇兑机制,卸下实银运送重担商业流通,被激活。
知道,每家被们怀疑成“日昇昌”门庭当时都在作着近似文章,不是大票号就是大商行。如此密集金融商业构架必然需要更大城市服务系统来配套,其中包括旅馆业、餐饮业和娱乐业,当年平遥城会繁华到何等程度,约略可以想见。
很想找山西省哪个领导部门建议,下个不大决心,尽力恢复平遥西大街原貌。
因为基本建筑都还保存完好,只要洗去那些现代涂抹,便会洗出条充满历史厚度老街,洗出山西人上几个世纪自豪。
恢复西大街后,如果力量允许,应该再设法恢复整个平遥古城。平遥城墙、街道还基本完好,如果能恢复,就可以成为中国明清时代中小型城市个标本。
平遥西大街是当年山西商人工作场所,那他们生活场所又是怎样呢?离开平遥后们来到祁县乔家大院,踏进大门就立即理解当年宋蔼龄女士在长途旅行后大吃惊原因。到过全国各地很多大宅深院,但进这个宅院,记忆中诸多名园便立即显得过于柔雅小气。万里驰骋收敛成个宅院,宅院无数飞檐又指向着无边无际云天。钟鸣鼎食不是靠着先祖庇荫,而是靠着不断地创业,因此,这个宅院没有任何避世感、腐朽感或诡秘感,而是处处呈现出代巨商人生风采。
为此,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候经常抬起头来想象:创建“海内最富”奇迹人们,你们究竟是何等样人,是怎走进历史又从历史中消失呢?
只在《山西票号史料》中看到过幅模糊不清照片:“日昇昌”票号门外,为拍照,端然站立着两个白色衣衫年长男人,仪态平静,似笑非笑。这就是你们吗?
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