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在侧勋贵王斌与韦达,起重复遍朱高煦命令:“拿去!”
接着锦衣卫将士陆续往下传话,而且传话人越来越多,最后数百衣甲鲜明京营侍卫军齐声大喊道:“拿去!”
义正辞严、充斥着杀气齐声呐喊,声如洪钟,简直震得宫阙也仿佛在颤栗,气势不容抗辩,威严十足。
于是今日审判,仿佛宣告皇帝与大明朝廷替天行道正义。如此气氛与信心,连朱高煦也觉得,这切肯定不容置疑,不可能有甚问题。武力与实力并不是重点,因为大明名正言顺道义,才是切天命所归理由。
广场上囚犯们有点嘈杂,陆续已被押解去承天门方向。但朝廷官吏们依旧肃穆庄严,再次向城楼上叩拜,称颂朱高煦文治武功。
前是甚感受、或者是否悔过,已毫无意义。
第二天上午,献俘大典,按照布置开始举行。
地点在午门外。仪卫司人已经在午门城楼上,设好御座,黄盖、牌扇。朱高煦到场之后,先接受大家膜拜。无数人高呼万岁,广场很大,以至于远处人甚也看不清楚。
几员勋贵武将,侍立在朱高煦宝座两侧。除此之外,楼上还有锦衣卫大汉将军等侍卫。
午门外砖地广场上,无数京官已经到场。接着众安南叛军俘虏、戴着木头与铁索制作枷锁到来,他们活动困难,被驱赶到广场上。在将士们通喝令之后,战犯们跪伏在地上,或者被脚踢倒在地。
朱高煦也忽然领悟,原来正义性在权威与“众人声势”中,其实可以非常简单简陋。
宏伟皇宫城楼、宽阔砖地上,人数很多,嘈杂俘虏们或许在申辩。但是个人明细情理,在如此宏大典礼上,已然显得微不足道,也没人有兴趣去关注。
跟着柳升回国刑部尚书薛岩走上前,他在城楼便上展开份卷宗,开始大声阅读。卷宗内容用文言文写成,跪在下面战犯是否听得懂,朱高煦不得而知。
罪状大致有十几二十条,都是天怒人怨大罪。道义上反叛,破坏各种律法起兵造反,以及杀人放火**掳掠无恶不作犯罪条目,都当众宣读。
薛岩读罢,转身面对朱高煦躬身道:“臣禀奏圣上,以上叛贼罪犯人等,人神共愤,罪无可赦。臣请旨圣上,准押其至市曹,依律斩首示众。”
朱高煦今天有唯句台词,此时该他说,他说道:“拿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