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案上几张地图摆出来,有曰本国地图、安南形势图、鞑靼瓦刺势力图、西蒙古那边哈密国等复杂版块,角落里还有海图,条条线直至“西洋”印度、非洲沿岸。朱高煦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着。
许久之后,他终于放下图纸,仰靠在椅子上,言不发地陷入沉思。
几百万贯这个数字,以及当年在重庆府附近看到、衣衫褴褛徭役和纤夫;山东布政使司已经有饿死人情况,各种已经被朝廷取缔邪教、活动频繁传闻;齐泰谈起开疆辟土是千秋功业,难以立刻有回报、对眼前状况有害无益言论……个个琐碎片段,不断在他脑海里闪过。
刻就对继续北征失去兴趣。
去年北征,朱高煦并不是很情愿,只不过因为鞑靼人主动袭扰边境无恶不作,他不想在刚登基时就显得太软弱;接着深入草原打仗,更让他认识到,北征简直是靡费巨大且费力不讨好事。
但蒙古人似乎对明朝有些误解。当年元末蒙古人坐江山,天下起义军此起彼伏,元朝廷策略便是谁称王称帝、便攻打谁,因为实在没法同时进攻多路;这才有明太祖集团缓称王策略。
现在蒙古人,好像认为明朝也会那干,针对“全蒙古大汗”进行打击。古人确实过于看重名分和旗帜。
而事实是,现在从皇帝朱高煦到朝廷大臣,对于无利可图战争,都有点抵触。朱高煦之所以不顾大臣们劝诫,执意要对南海、东北亚地区筹谋军事行动,仅仅是因为觉得有长远利益;可对于北方草原,连朱高煦自己也看不到好处。
想通过大规模会战,仅凭进攻弹压解决北方问题,朱高煦试下认为成本过高,缺乏可行性。
至于甚黄金家族旗帜,也不必太过在意。曾经辉煌早已落幕腐朽、逃不过历史洪流车轮,迟早会被蒙古人抛弃。就像当年中原“汉”、“唐”字旗帜,曾有极大号召力,也终被淘汰。
朱高煦已经不愿意继续北征。
问题在于“靖难之役”抽调太多北方卫所兵力,最近几年也没有怎经营北方,造成北面国防日渐虚弱;但幸好蒙古诸部也在内斗,暂时不能真正威胁北边边境……所以在北方,朱高煦觉得,有必要重新完善国防体系,占据有利要地。先行积极防御国策、考虑建造棱堡,然后再缓缓图之。
这种大事又会靡费巨大,幸好防备北方游牧部落、直是中原国防要害,容易得到朝野支持,毕竟谁都需要安全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