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道:“那你愿意去安南国?”
钱巽道:“下官不敢妄表忠心,可是如今情势如此、下官已是别无选择,唯有继续辅佐王爷、望王爷稳住大局,下官等方才有线生机。”
朱高煦抬起手道:“叫百户王彧带队人马,护送钱长史去安南国。”
如何占据四川,才是这次干大事第个大难题。
盛庸瞿能等文武离开这里,朱高煦去前殿东侧书房,先召见右长史李默,问他年多来汉王府长史府事情。李默以为朱高煦很重视他在长史府差事,居然趁机劝句,叫朱高煦以兄弟情义为重。
朱高煦心里冷笑,嘴上却说李默是贤才。
接着朱高煦又召见左长史钱巽,称东宫弑君篡位,情势日渐危急。安南国张辅,其父子皆受先帝隆恩。而今张辅手握十几万大军,朱高煦问钱巽,愿不愿意南下去见张辅,劝张辅加入兴师问罪之列。
钱巽打拱道:“下官有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十分难过,而且会始终缺少个稳定富庶补给地区,最终还是要设法占四川。
相比之下,朱高煦等人都觉得设法进占四川是没有选择之下、最好选择!
铁面人说道:“汉王旦决意起兵,目标便只有个,京师!未达成功之前,决不能停止。”
朱高煦看着他脸上熟铁和眼珠,点下头……
九州大地,自秦始皇统天下、汉朝承袭秦朝大统理念以来,历朝历代都达成个共识,那便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割据或争霸,最终目标都没有妥协余地,只能剩个王者。
朱高煦点下头:“说。”
钱巽道:“文臣要靠名声在士林官场立足,多半还得讲点道德。武将只凭军功,那张辅身封新城侯,在安南国又立大功,恐怕是顾不上道义之说。依下官之见,他肯定不愿意跟着王爷冒大险,何况张辅全家都在京师?
王爷息怒,下官恐不能劝服张辅。若能劝他留点后路,私下与王爷来往,在安南国怠战,已是最好结果。”
不料朱高煦不怒反笑,他笑道:“当年封到云南,先帝随便找个长史给,不料也是个有些见识人。”
钱巽忙道:“下官不敢当。”
齐泰如此提醒朱高煦,显然他也认可这样观念。
……当年“靖难之役”燕王是怎起兵,朱高煦几乎全程参与,榜样就在那里。
不过“靖难之役”之前,有些步骤朱高煦没有参与,主要是策划阶段。当燕王开始公开控诉朝廷残害宗室时候,之前他肯定早已与心腹文武商议、不知有多少次。
这回同样是藩王起兵,与当年朱棣有几分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地方。朱高煦面总结他爹经验,面也不得不修改着步骤。
沐晟事旦解决,朱高煦觉得自己起兵比当年燕王更容易;更难事儿是怎打出去,云南实在又远又偏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