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卫骑兵沿着红河河岸官道路南下,朱高煦出鸡岭关地区,马上就发现这边地貌与云南境内不同。
大路附近依旧是起伏丘陵,多低矮小山,但树林愈来愈密,山林连绵不绝。但安南军并未在这些地方游击袭扰,王斌部未遇丝毫抵抗,朱高煦数百人马也没遭遇袭击。
朱高煦发现此时各国各土司都很少用游击战术,细思之下,或许敌军不仅仅因为观念问题,还有条件限制。这时很多条件都比不上后世,粮草运输、官府统治、武器杀伤力也不怎样,游击人马在山区连养活都成问题;所以无论大明朝还是安南国,真正重镇绝非只看地形,也要挑周围土地富庶程度、能不能养活那多军队……比如内
元江就是红河,大军路南下、要先抵达元江,然后顺着红河东下。
朱高煦麾下人马分作五路,除王斌先锋,剩下人马分成四股陆续进发。朱高煦带着数万人先过临安府蒙自县,不两日就看到元江,此时已是七月初。
沿元江行军布阵,道路算比较好走,多是起伏丘陵地区。不过到晴朗天气,就能看见南北两面山影重重,远处都是高山峻岭。古老大河,已经为人们选好条没有高山阻隔通路。
七月天气依旧热,朱高煦感受不到秋季气息,雨也经常下。不过现在大伙儿还在云南布政使司地盘上,因无战事,军营整肃将士无伤亡,未有疾病爆发。等到安南国境内、要准备大战时,差不多已是深秋季节。
大军路到达安南国西北边境重镇鸡岭关(老街),仍未有战事,连冲突也未发生。安南军弃守此关,挖掘沟壑、搬运山石阻断道路;然而并没有什用,元江流域,到鸡岭关之后,河谷地形比在云南境内还要平坦。先锋军王斌部已清理好道路,向芹站进军。
朱高煦率众在鸡岭关附近安营扎寨,面等待诸路大军陆续到达聚集,面派人到鸡岭关周围村寨。
明军小队每到个村寨,便先给檄文,并命令每个村子照人口多寡征用军粮,大抵每丁只征收斗到二斗谷物。只要村民交税,明军便贴安民榜,承诺秋毫无犯、绝不滥杀百姓,还发给村子里面陈氏忠臣锦旗、以示表彰。
这是朱高煦从“靖难之役”时就习惯干事,他不主张纵兵劫掠。据老将们说纵容将士、能让大伙儿在战场上更卖命;不过朱高煦以为,如此会加剧将士与当地人矛盾,节外生枝地制造新麻烦。他通常是有组织地抢劫府库、成比例地收刮地皮,而不是赶尽杀绝浪费资源,然后奖赏抚恤将士,或是建立营伎,让大伙儿得到实在好处。
中元节过,中军便收到王斌奏报,明军在安南国第场仗发生在芹站,安南军只有两个军寨,被王斌前锋军轻易击破。
朱高煦传令各路大军于七月二十日之后,照部署陆续向芹站进军,自己带着三百余骑亲卫,先赶去芹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